逊克县边疆镇黎明村把发展农业生产概括为三句话,即种好地、养好畜、转移好劳动力。三句话铸就该村的“三分经济”。他们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把耕地集中起来,让种田能手种地,让养殖能手搞畜牧业,让经营能手去经商,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新路子。
黎明村三分之一的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为了让农民种好地,这个村推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充分发挥集体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推广土地连片种植。这个村筹措资金200多万元,购进9套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打破一家一户耕地界限,实行大机械统一连片作业,全村一万多亩土地全部采用连片小垄密植,大豆年增产4万余公斤,人均增收244元。仅此一项,黎明村每年每户节省资金2000余元,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土地规模化经营,节余出大批劳动力。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初,这个村建起了绿色生态园,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努力把畜牧业打造成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绿色生态园园区总面积5000亩,15户养殖大户落户园区,目前,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在绿色生态园中发展养殖业。园区种植饲草8公顷,养殖大牲畜640头、鹅3000只,并有230平方米的大鹅育雏室。
这个村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劳务输出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2002年第一批村民到大连打工开始,黎明村的劳务经济就被广大村民认可。随着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目前,全村327名劳动力中有124人外出打工,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赚钱,还有一部分跨出国门在俄罗斯打工挣钱。去年一年,全村实现劳务收入98万元,每年人均劳务收入在50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