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嫩江做大马铃薯产业
http://heihe.dbw.cn   2008-10-21 10:12:39

  9月份至今,嫩江农场科技园区内一直人来车往、机车轰鸣,一栋栋水泥浇筑的储存车间正在进行封顶作业,一个投资650万元、储藏种薯5000吨,农垦九三分局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储藏库轮廓初现。

  这个项目只是该场做大马铃薯产业实施的三大配套工程之一。

  从热门产业到“谈薯色变”

  嫩江农场是垦区发展马铃薯产业较早的农场之一,早在2000年就投资买断了省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研制的“雾化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技术”在黑河地区的独家转让权。

  为使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们迅速建起集主培室、监控室、温室和10栋现代化生产大棚在内的种薯生产基地,构建了原原种、原种、良种、商品薯四位一体的推广体系,成为垦区当时规模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连续两年的时间里,该场马铃薯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至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公顷效益突破6000元,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热门产业。

  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人们准备借势快上之机,春旱、秋涝等自然灾害频频袭来,“晚疫病”、“菌核病”、“黑茎病”接连爆发。在多重灾害的冲击下,马铃薯还未收获就开始腐烂,连续几年大面积减产。“那年我种了12公顷马铃薯,公顷产量还不到10吨”回忆起当年的惨痛经历,种植户秦德喜仍记忆犹新。由于当时采用的都是简易储藏窖,通风、排水、排气、控温均不达标。第二年一开春,储存的种薯有一半以上“化为乌有”,更让众多种植户“雪上加霜”。

  像秦德喜这样种植面积10公顷以上的种植户,年亏损额都在十万元以上。连续三年的惨淡经营让种植户们“谈薯色变”,纷纷转行。

  为了扶持这条特色产业,该场先后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并以行政手段约束产业的推进,但是运作之中收效甚微,种植面积仍在不断锐减,最少时全场一年只种了800余亩。就连农场出资兴建的种薯繁育专业棚,也被种植户改做蔬菜大棚。曾经红极一时的特色产业一度跌入低谷。

  重振旗鼓再度出击

  面对如此低迷的朝阳产业,是重整旗鼓﹖还是销声匿迹﹖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马铃薯这个产业。

  据资料显示,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世界人均年消费水平为58公斤,市场需求空间十分广阔。尤其近几年,垦区各地薯业加工企业纷纷上马,原料必然走俏,可见发展马铃薯前景无限。而嫩江农场位于全国著名的松嫩平原,居高纬地带,昼夜温差大,耕地属丘陵慢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特别有利于马铃薯品质的提高和生长繁育。事实证明,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尽管“屡受打击”,却有一大批种植户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一定种植经验,掌握了一整套种植专业技术,这更是发展马铃薯产业不可缺少的技术优势。

  虽然这个产业日渐萧条,可多年来创出的品牌与培育出的品种在胶东半岛仍有一席之地,众多合作客商们期待着与该场马铃薯再度“牵手”,商机难得。

  与此同时,一直关心支持嫩江农场马铃薯产业的领导、专家,也在为这条特色产业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众所瞩目之下,嫩江农场没有急于求进,而是从细微处入手,组织马铃薯公司历经三年的科技攻关,对马铃薯“晚疫病”这一被称为马铃薯癌症的防控方法也制定出来了,为马铃薯健康生长提供可靠保证。

  为了规避冒进的风险,他们还以市场化的形式引领种植户自愿踏上种薯路。去年落实马铃薯面积3000亩,由于措施得力,喜获丰收。职工王北元种植的5公顷马铃薯,亩产超过2吨,纯收入达11万元。全场公顷平均效益达到1.8万元,帮助职工增收360余万元,既调动了从业积极性,也为扩大规模趟出了路子。

  生产销售再上新台阶

  市场优势、地缘优势、技术优势,加上成熟的疫病防控措施,做大马铃薯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场领导重新调整战略思维,决定按照九三发展薯业规划,确定了以种薯对内供应九三、对外辐射胶东,商品薯全力保证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

  在寻求突破点中,该场决策者认识到,难以预料的自然条件、种薯储藏能力不足、配套生产设备落后是制约朝阳产业腾飞的三大原因。基于这种认识,这个场启动了建万吨种薯储藏窖、上千亩节水灌溉项目、购百万专业生产机械的三大配套建设项目,以此推动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

  今年6月初,一个九三分局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储备库在嫩江农场科技园区正式开工。这个总投资650万元、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储量5000吨的储备库建成后,全场种薯储备能力将提高到1.2万吨,达到满足10万亩马铃薯种薯供应的规模。据了解,这个储备库配备了当今最现代的配套设施,可对库中种薯自动进行通风、控温、排气、喷水,储藏完好率在95%以上,彻底改变种薯储藏不利的局面。

  为了改善马铃薯生产条件,另一个投资375万元的节水灌溉项目也在启动之中。今年一期、二期工程是在第一、第二两个管理区各建设一个面积400亩的集高产攻关、科技推广应用、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马铃薯种植示范园区,园区建成后将全部实施节水滴灌技术,不仅节水、节能、节地,还具有改造中低产田的功效,计划当年推广覆盖面积2640亩。随着各项配套建设的日趋完善,该场职工从事马铃薯种植业的热情再度燃起。与马铃薯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农户刘桂庭看到致富希望,今年在第四管理区一下子就种了600亩马铃薯,仅种薯面积就超过了150亩。今年,像他这样的种植专业户全场多达210户,全场总面积达到1.725万亩。

  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水平也应越来越高。深明此理的农场领导制定了严格的“马铃薯疫病防控推广模式”、“马铃薯标准化作业操作规范”,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并将其印制成宣传手册发放到种植户与机车驾驶员手中,确保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他们还从加大马铃薯专业生产机械武装力度入手,投资180万元引进了8台马铃薯专用播种机,14台马铃薯收获机,在九三分局率先实现了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与此同时,这个场还极力打造“订单薯业”。先后与“九三薯业”签订了商品薯全部回收和1万吨种薯供销合同。并发挥外联山东、河北、河南种薯销售市场的优势,与胶东客商以每市斤0.72元的价格签订了5000吨马铃薯原种的外销订单,让众多种植户吃下“定心丸”。

  在多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加上各种生产服务措施到位,今年嫩江农场的脱毒马铃薯再次喜获丰收。9月10日,随着满载400余吨马铃薯的十辆大卡车运往九三薯业公司,该场第十管理区的种植户孙建民脸上笑开了花,今年他种植的150亩商品薯亩效益超过1000元,纯利润15万元。像他这样的马铃薯种植专业户全场多达213户。据了解,今年该场1.72万亩马铃薯,总产量可超过4万吨,将为农户增收2000万元。

作者:李洪庆 董立忠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