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边境旅贸 正文
忆黑河与布市“一日游”首发日 9.25
http://heihe.dbw.cn   2008-09-25 09:45:41

  今年9月24日,是黑河市与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开通“一日游”20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因为“一日游”的开通,不仅仅是我们黑河市率先在全国开始了对前苏联人民的交往,更为重要的是,“一日游”的开通,结束了长达20年之久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令人遗憾的历史局面,架起了沟通两岸人民友谊的桥梁,为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已为历史所证明。

  我作为“一日游”首发团团长,忆起这段美好时光,恍如昨日,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历历在目。

  1988年9月24日,北京时间7点整,我以黑河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的名义,带领第一批40名游客从黑河港乘船出发去对岸布市观光、游览。游船上,人们纷纷议论着“一日游”,都觉得事情来得这么突然,而又那么合乎逻辑。结论只有一个:人民要求理解,人民呼唤友谊,这是谁也逆转不了的历史潮流。

  几声汽笛响过,游船渐渐靠近了邻国布市的船坞,时间仅仅用了20分钟。

  刚一踏上苏联的土地,就受到布市人民的热烈欢迎。40名男女少先队员手持鲜花向我们奔来,站满江岸的人群向我们挥手致意。巨幅红色横标上醒目地展示着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的欢迎词。布市执委会副主席别留金、阿穆尔州旅游公司总经理特鲁申,微笑着快步地迎上前来,热情地同我们握手,连连用汉语说着“欢迎”、“欢迎”,人群里还夹杂着汉语“你好”等问候。

  欢迎仪式在江畔举行。剪彩过后,一名身着节日盛装的俄罗斯女青年手捧节日蛋糕献给了我。向客人献节日蛋糕,并在蛋糕中间放上一小盅盐,这是苏联人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他们把两市“通游”这一天看作是值得纪念的节日。我把蛋糕高高举起,向布市友人致意,江畔立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别留金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非常欢迎尊贵的客人到我们这里来参观、访问。布市人民把这一天当做喜庆的日子奔走相告。我们希望两市人民通过不断接触,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我代表旅游团致辞: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祝愿两国人民的友谊像黑龙江水一样,绵绵流长,奔腾不息翻译的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了热烈掌声,在黑龙江畔久久回荡。人们微笑着、耳语着……

  别留金、特鲁申再次紧握我的双手,用汉语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在布市,我们参观了工厂、商店、博物馆,游览了列宁大街和列宁公园。无论走到哪里,随处可以感受到“友谊”与“真诚”。在一家陶瓷商店,我遇到了一位头戴前进帽、身穿革制夹克的小伙儿,他买了一套很精致的茶具,上面印有中文。他问我是中国什么地方产的,我通过翻译告诉他:产地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你能买到这种商品,非常幸运他伸出大拇指说:“太棒了,这是我准备结婚用的,是永远存在我心上的纪念品”我为他对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所感动,紧紧握着他的手说:“让我们之间的友谊像这件纪念品一样永存。”他爽朗地笑了。正当我要从商店出来的时候,翻译对我说,塔斯社、莫斯科电视台、远东广播电台等媒体记者对我在江畔欢迎会上的讲话很欣赏,要求采访我,我表示同意。在布市百货大楼前,我被记者围拢,回答了他们三分钟时间的提问,表达了对苏联人民的友好祝愿。我说:“一日游”的开通,是中苏人民友谊新的开端。我坚信,我们的未来都会更加美好。这时,记者们争先抢着和我握手,有的高兴得跳起来,都表示一定尽心尽力把中国人民的祝福转达给苏联人民。据后来得知:莫斯科电视台当晚便发表了这条消息。

  结束一天的旅游,苏联朋友在同我们共进晚餐的时候,带来了布市制糖厂生产的各式各样的糖果,还赠给每人一枚纪念章。特鲁申说:“请中国同志把糖果带回去,让你们的家人尝一尝,祝你们全家美满、甜蜜。下次再来,希望带着你们的爱人一起来。”旅游团全体成员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席间,特鲁申告诉我:现在要求到黑河市旅游的电话接都接不过来,内地的许多人也写信、打电话、拍电报,请求为他们安排时间。我说,欢迎越来越多的苏联朋友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了解中国人民的事业。他不住地点头,表示赞许。

  吃过晚饭,我们在江边散步。望着对岸的家乡,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虽是异国他乡,但就同到邻居串门一样,不仅有新鲜感,更多的是亲切感。随着华灯初上,来岸边散步的布市居民越来越多,他们都亲切地向我们打招呼,有的用汉语表示问候,就像见了老朋友一样。有的干脆运用自己半通不通的汉语和我们交谈,说到开心处就畅怀大笑。有一位大学生,在加里宁师范学院上二年级,学的是中文专业。他用汉语同我们的一位团员谈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他说,我学中文的目的,就是要立志做一名传递中苏人民友谊的使者,在黑龙江上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让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隔不断、拆不散我们被这滚烫的感情所激动,周围响起一片掌声。旅游团成员争着同他照相,夜空中闪光灯闪个不停……十二个小时的观光、游览结束了。我们乘着苏联游船离开了黑龙江北岸。船渐渐驶到江心时,在月色中还依稀可见布市的朋友们在向我们招手。

  时光流逝,转眼已过20年。我们纪念“一日游”,是因为我们借助“一日游”拉开了两岸人民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序幕,为黑河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当前,两岸正在紧紧抓住历史提供的机遇,按照求同存异、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资源,互联互动,形成合力,共同开创中俄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晋长厚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