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治理生态环境共享碧水蓝天 9.4
http://heihe.dbw.cn   2008-09-04 09:26:29

  近年来,我市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健康发展为统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大力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变美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治理大气污染,天蓝云白。我市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无烟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五秀山俄电加工区投资1200万元,安装了7台工业硅冶炼炉污染治理设备,彻底解决工业粉尘污染问题。搬迁、改造了黑河水泥厂,解决了困扰周边群众多年的污染问题。市环保局加大了治理市区浴池、饭店烟尘污染的力度,要求在浴池推广使用型煤锅炉,居民楼下的饭店必须全部改成油、电、气灶,市区烟尘污染明显减少。依法关停了城市周边炭厂,烟尘治理取得较好成效。2006年市区有10个小区并入集中供热面积7.4万平方米。到2007年底,黑河市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8%,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44%。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由2002年的285天上升到2007年的360天。

  治理水污染,草绿水碧。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经常对辖区内的饮用水源及周边环境安全开展专项检查,有效地保护了水源地水质安全。市区污水提升泵站2006年招标确定施工企业,经一年的紧张施工,现已竣工,初步验收完成,城市排污口移至城区以外。目前,黑河市、嫩江县、五大连池市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正在稳步推进。为保护好黑龙江、减少水污染,市、区两级环保部门专门成立联合执法大队督察整顿,基本扼制了江边刷车、倾倒垃圾和洗衣物的现象。

  治理垃圾污染,城市环境面貌新。经过两年紧张施工,2006年11月,工程总投资5070万元的全市第一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厂——黑河城市垃圾处理厂竣工。投资1000万元的黑河医疗垃圾处理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批复。

  治理噪音污染,生活和工作更舒心。市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定期进行执法检查,2007年全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995人次,车辆360台次,有效的控制了建筑施工和建设项目等噪音扰民的问题。为加强“两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我市每年都启动绿色护考行动,创宁静环境,让学生和家长放心。

  提升环境监测能力,随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2004年,我市环保部门开展了市区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市区空气质量日报。投资200万元完成了黑龙江卡伦山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承担黑龙江水质自动监测任务。2001年以来,市直及各县(市、区)添置了近千万元的监测设备,能够完成水质30项指标的监测、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的常规监测。同时承担着黑龙江两个国控断面、西沟水库一个省控湖库的水质监测以及各县(市、区的地表水和空气质量、噪声监测任务;承担着国家框架下的中国——俄罗斯对黑龙江水质的联合监测。

作者:商海军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