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建设“北疆文化名城”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市县、乡文化设施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活动方式,激发百姓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使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惠及城乡百姓,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强化基础建设
我市从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入手,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中俄民族风情园建设稳步推进,共设俄罗斯、鄂伦春、满族、达斡尔4个民族村10个景区,占地面积38公顷,投资8000万元,俄罗斯风情展出区于去年9月份向游客开放;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爱辉卫国英雄园由11部分组成,于2006年8月试开园;今年,爱辉历史陈列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青少年、群众文化、老干部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中心设有京剧票友排练厅、声乐厅、书画教室,不仅功能齐全,还配有专门辅导教师,平均每天都有近200人来此活动,成为丰富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广阔平台。
与此同时,嫩江县博物馆、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一批场馆,已成为打开的教科书,是我市文化旅游业的一大亮点;逊克县建成了江畔公园大舞台,建立了资源共享电子图书室,在宏伟等8个村设置了开放式健身设施,辟建了文化体育休闲广场,建设了公共浴池。
创新服务模式
我市文化部门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流动舞台车”工程和“送书下乡”工程等新创的流动文化服务模式,大大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对村级文化的服务力度和覆盖面,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各基层部门还以文化站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各乡镇的组织机构,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爱辉、嫩江、北安、五大连池等县(市、区)常年抽调文艺骨干力量,分门别类地对基层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在培养文艺人才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为本地培育出一支支不走的文艺骨干队伍,使群众业余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推动了城乡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各类文艺骨干培训班90多个,辅导培训2000余人。逊克县车陆乡文化站还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站。
丰富活动内容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逐步完善,人民群众享受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成为可能。在城乡,此起彼伏的公共文化活动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已日益融入百姓生活。
在社区、乡镇、企业、军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常办常新,文化大舞台、黑河之夏、金色田野、文广主持人大赛、文艺调演等,深受群众欢迎。农民的自办文化发展迅速,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文化室、图书室、农民书社和农村业余剧团等层出不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为了让群众更广泛地享受和参与身边的文化生活,市政府出资为举办广场演出的单位提供音响;万达家电、新亚家具城、美罗民间艺术团等企业,也纷纷出资助推文化活动发展。如今,黑龙江畔的集体舞、演唱会等,已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吸引了百姓的广泛参与。
传播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日益完善、充实、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日益火爆、热烈、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正推动着和谐黑河的发展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