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八月中旬,都有一些贫困学子被“上学难”所困扰,每年这个时候,也是逊克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人们最焦急、最繁忙的时候,记者三次登门才约到逊克县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
逊克县关工委主任于成智告诉记者,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问题,老同志们多年来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县里成立了助学基金组织,他们先后联系中省直、县直、边防驻军、武警部队的40余家单位开展助学活动。到2007年底,全县各级关工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为需要救助的青少年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近百万元,1500多名特困青少年得到资助,被资助的本科生30多名,救助有重大疾病的青少年10余名,有问题的孩子20多名。这些孩子已成了这群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们心底的牵挂。
逊克县关工委这些年一直围绕“一个重点”、“三项活动”内容开展工作,那些遭受父母遗弃的孤儿、患有重大疾病和残疾的青少年、贫困辍学生和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最让他们放心不下。
小刘被父亲抛弃,母亲患精神病走失,已经14岁了还没有上学,关工委积极同县教委联系使其入学。但小刘智力开发较晚,跟不上教程,他们先后邀请三位退休老师为小刘补了两年的课。老教师由于身体欠佳,停课了,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一边工作、一边为小刘上文化课,一补就是三年,一直到小刘能看懂报纸、杂志,会做简单的四则运算,才让他出去学技术。目前小刘已经18岁,在外地学电焊技术,能够自食其力了。
14岁流浪儿童小孔,父母离异、母亲外嫁,倔强的小孔离家出走、居无定所。民警把这一情况转告关工委,老人们急在心里,先后数次找到他外嫁的母亲,又做通他父亲的工作,为孩子要回二十亩土地,解决了孩子生存问题,让孩子重新回到了亲人的身旁。
丑丽萍,200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但不幸的是肝下长了1.3公斤的血管瘤,因无钱医治,生命垂危。逊克关工委联系宣传部和团委联合发出倡议,为她募集资金1.5万元,成功地切除了肝肿瘤。目前她正准备参加明年高考。
已被郑州大学录取的小丛,儿时被父母遗弃,跟外公艰难度日。关工委把她与逊克移动公司结为帮扶对子,不仅解决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费用,大学生活也得到了资助。
此外,由关工委牵线搭桥被资助的孩子还有杨氏三姐妹、牟氏姐弟俩等1500余名青少年,许多被救助的学生一提到逊克关工委的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逊克关工委的这些老人退下后只不过是岗位、环境和条件上发生了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方向没有改变。他们仍然利用一切适于自己实际的方式,切切实实、点点滴滴地为人民做着好事。关工委主任于成智说,逊克关工委历经岁月洗礼而沉淀下的经历和经验是最为宝贵的,我们要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释放出能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