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记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大西江农场 8.26
http://heihe.dbw.cn   2008-08-26 10:49:41

  30年的奋斗,30年的积累,30年的改革开放,大西江农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经济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回顾大西江农场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一点一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孱弱到强壮,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是伴着改革的阵痛和洗礼坚强地走过来的。

  ——饭桌上的30年,看饮食的变化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中都少不了饭桌。只有吃的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然而,不同的年代,饭桌上的东西却不一样。

  改革开放前,生产队食堂长年以“九(韭)菜一汤”(大锅清汤)当家,不见油荤,一月人均肉食量仅二三两。职工养头猪、喂点鱼在一段时间还称之以“小自由”,使肉食产品极度匮乏。

  30年后的今天,农场有丰富的豆秸等饲草资源和大面积天然牧场,因此,农场以完达山乳业集团为依托,以“公司+农户+科技+服务+组织领导+市场运营”为发展模式,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奶牛全舍饲养,普及机械榨乳、青贮饲料、全价混合料等新技术,建立了场、院校共建关系,奶肉牛胚胎移植中心、饲料加工厂、防检疫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2007年末,全场已建奶牛养殖小区2个,奶肉牛养殖示范区2个,生猪存栏数量也很大,有养鱼水面4400亩,产鲜鱼76吨。人均肉类占有量189.8公斤。

  大西江农场现以“两牛一猪”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发展迅猛,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满足了农场职工“菜篮子”自身的需求。40年后回访大西江的知青在饭桌上感慨道:“你们看,从‘大鱼大肉’到‘挑肥拣瘦’,‘环保’、‘绿色’、‘无公害’、‘有机’等新概念,蔬菜水果贴标签‘验明正身’上了餐桌,想当年,这一桌子美味佳肴咱们只有在梦里才会见到啊!”

  ——田间30年,看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变化

  现大西江农场六个机械化管理区、三个精准农机装备机械化管理区,一个现代化农机中心站,航化服务站一处,运五飞机7架。按照“大农业、大机械、大规模、大效益”的发展思路,依托高性能的迪尔精准农机,大西江农场目前正加快由现代农业向精准农业方向的转变。

  作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大西江农场在新农村建设开局之际,把打造精确农业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使全场精确作业覆盖面积达到28.4万亩。2008年春播期间,6套精准机械齐上阵,场内外近50万亩的大豆、小麦播种任务不仅全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而且还比往年缩短播期6天。

  在“十一五”期间,大西江农场将以发展精准农业装备为契机,积极推进现代化农场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坚持走农机化工作“规模化、公司化、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将稳步推进精准农业数字化,坚持传统农业与精准农业结合,现代耕作模式与保护性耕作模式结合,土地经营利润与机车经营利润相结合的道路。

  ——住房发展30年,看小城镇的变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从“忧”其屋到“优”其屋,大西江农场职工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到1985年,大西江农场职均住房面积还仅有6.4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场经济实力的增加,现在,该场场直已建综合楼30栋,小康楼72栋,人均楼房居住面积26平方米,职工住楼房户率已达80%。

  近几年,农场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场,几年来农场以“住宅楼房化、道路水泥化、供热集中化、饮水清洁化、通讯程控化、电视有线化、环境生态化”为发展方向,高标准规划出六区。即:别墅区、综合群楼区、工业区、公益事业区、农业观光区和休闲娱乐区。在建设中以“洁净、绿化、生态”为标准,全力营造自然美、生态美、创造美相互兼容的现代农垦城。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因此,该场不断加大中心城镇建设力度,按照“撤并居民组、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加大撤队建区力度,引导职工向中心城镇流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在去年撤并一个居民组的基础上,今年再撤并两个居民组,为此,2008年农场在场直新建了一栋50户的安居楼,现已全部预订一空,优先搬迁户购买,对于购买楼房的搬迁户还给予补贴等政策。

  2006年农场投入资金230万元修建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音乐文化休闲广场和近200米的庄重典雅的红色仿古休闲长廊,安装健身苑一套,各类健身器材96件,建成了国际标准的塑胶篮球场2个,网球场1处,重新装修了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更新了电脑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室内健身室设备和器材,定期开展群众性知识竞赛、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和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等,使农场人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作者:高洪福 孙 霞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