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市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场县共建,人才资源共享”的理念,所属县市与周边农场开展了广泛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了双方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市共有5个涉场县(市),有26个国营农场与市域交叉分布。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市各级人事部门在工作中努力破除壁垒,畅通渠道,构筑人才交流平台,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打破人才流动的地域、身份和所有制限制,实行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的动态管理,使各类人才能够在场、县市两地自由流动。场县的人事部门统一政策管理、统一收费标准、双向互为代理、双向互为推荐、定期交流信息、定期联合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加强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通过几年的发展,场县市两地的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仅2007年双方就互派挂职领导干部71人,互派专业技术人员110人。
农业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几年来,我市按照“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周边农场开展了人才合作共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有关县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民到场方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系统地学习农垦系统的先进栽植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经验知识,为当地大面积引进、推广、应用场方的标准化栽培模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服务,几年来,共为地方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800余人次。
近年来,场县两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人才培训平台,在两地交通便利的接合部建立“两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两地的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人才,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据统计,2007年通过场县共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近2000人次。九三分局的5所学校与嫩江县的10余所学校之间,还互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仅促进了双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而且方便了孩子就近入学,减轻了农民和农工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