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王靖波:满腔真情 服务行医 7.29
http://heihe.dbw.cn   2008-07-29 09:36:28

  为了践诺一个誓言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位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满腔真情、行医两袖清风的好医生。他,就是医院工会主席、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靖波。

  23年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靖波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毅然回到了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的家乡黑河。

  作为一个医生,王靖波常对医护人员说:“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医生就应该用‘心’为病人治病,处处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人们还记得2004年5月28日那一天,王主任刚刚做完一例难度较大的手术,满身汗水一脸疲惫。刚想伸伸腰、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可突然间一个求救电话打了进来:爱辉区西峰山乡45岁的妇女董玉云出了车祸,伤情危重。没有半点思考和犹豫,王主任带上护士和抢救药品,立即前往。经过初步现场急救,王靖波决定立即将董玉云送往医院抢救。经过数小时颠簸回到了市医院,王主任顾不上休息和吃饭,紧急做了相关的检查后,就把董玉云推进了手术室,亲自主刀为已休克的病人进行手术。经过8个小时的努力,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董玉云的生命!

  2004年11月,锦河农场子弟学校的通勤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6名学生受伤,一些学生伤情危重。王靖波主任在得到医院通知后,迅速赶到医院,亲自抱着受伤的学生去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当确认有两名学生急需手术、血站同型血源不足时,王靖波主任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说:“我的血型和孩子的血型相同,抽我的。”就这样,他输血后又连续为两名学生做了手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2006年5月26日,在黑河市嘎拉山火场上,有34名武警官兵被山火包围,手、脸、口腔、鼻腔、气管大面积烧伤。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王靖波和全院370多名医护人员在院内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紧急救治行动。作为急诊救治小组里的业务骨干,王靖波组织进行了十例气管切开手术,并在3个病区间往来奔忙、指导治疗,整整奋斗了3个昼夜。正是这72小时不眠不休的努力,为患者后期长途转院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次获得“爱院如家”奖的王靖波,平均每年都要做200多例手术,有时一天就要做三四台,最艰难的一次手术足足做了17个半小时,患有严重颈椎病的他经常是刚刚结束牵引治疗就走上了手术台。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他是做一台手术拯救一个患者,收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

  王靖波从医23年,刻苦钻研医术,勇于实践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王靖波常年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在完成普外科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他还主动承担起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烧伤外科专业学科的工作量。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先后完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脑出血血肿碎吸引流术、急诊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等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也使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有了较大提高。

  2007年,他成功地为62岁的毛克印女士切除了40×30×30厘米的巨大后腹膜肿瘤,这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同时,他的甲状腺手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做到了切口小、出血少,术中术后不输血。术后不使用引流管,减轻了病人创伤和痛苦,使黑河的医疗技术水平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他还开展了各类颅脑外伤诊治开颅术,高血压病脑出血治疗,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等手术,积极引进新技术,为了掌握更先进、更多方面的医疗知识,王靖波还多次到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地深造充电,目前他所做的一些手术已达到了三级甲等医院水平。多年来,他先后被评为黑河市普外专业学科带头人、模范工作者,多次受到市政府的记功奖励,被省卫生厅、黑龙江省团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4年被授予黑河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他撰写的论文还被评为黑河市科技进步奖,多次受到黑河市政府记功奖励,2005年被评为黑河市“优秀公仆”,2006年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获得黑河市“劳动模范”称号。

  人们常说外科手术是“良心活儿”,医生刀口一缝,手术做得是优是劣,病人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体验了。而正是在这种病人无从把握过程的“良心活儿”里,王靖波倾注了他精湛的医术和良心。一次,有位患者在手术前送来一个红包,王靖波推让好久,都无法推掉。手术做完后,还没有脱掉手术服,就立即把红包送到医院收款处为这位患者交了医疗押金。

  王靖波,这位在边陲医疗卫生战线工作了23年、奉献了23年、钻研了23年的白衣战士,永远坚守“医无德者,不堪为医”的古训,践行“不修党性,枉为党员”的准则,以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誓言。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