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妍娇政治考了95分,黑河市中考政治单科成绩第一名。”
喜讯传来,黑河五中的校园一片沸腾,师生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家都把崇敬的目光投向她的政治老师崔杰,一个勤奋、内敛,在育人道路上不断努力、快乐付出,永远超越的女教师。
为了追求努力地探索
1988年,崔杰从吉林省九台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吉林省德惠县十一中学(农村中学)任教。上班的第一天,老校长便把崭新的政治书递到她的手上,语重心长地说:“你就教政治吧,做一名学生爱戴的好政治老师。”“好政治老师”是什么标准当时她不清楚,但她知道从此她将努力向更高目标迈进。
做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是崔杰的第一追求,也是她对老校长的默默承诺。
记得从教之初,她求胜心切,大搞题海战术,最终搞得学生疲惫不堪。临近期中考试了,她收到班长代表全班同学的一封建议信,强烈要求她减少题量,坦陈了他们的苦恼。这封信令崔杰十分震惊。从此她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尽量搜集一些有趣的事例,让课堂充满乐趣和吸引力。“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改当众批评学生为私下里给他们一张写着鼓励和提醒话语的“小纸条儿”;用书信的方式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渐渐地,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喜爱上了崔杰,更喜欢上了政治课。因为工作突出,她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为了真爱快乐地付出
2000年,崔杰随军来到黑河市,被分配到黑河市第五中学。如果说德惠十一中学十几年的辛勤努力为后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话,那么,黑河五中则给了她又一次验证自己、挑战自己的机遇。
2003年,崔杰接手的一个初一班是问题较大的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单亲家庭,整体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更有甚者许多学生在小学就是有名的“打架大王”。在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中,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是两科以上及格的。
面对这样的一个集体,崔杰知道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她尝试着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用心去沟通交流。学生张越,曾经走过3个学校,逆反心理强、抵触情绪重,因为“名气”太大无人敢接收。领导把他带到崔杰面前,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张越到班级的第一天就闯祸了。在体检室张越和同学大打出手,椅子被抡了起来,钢笔水瓶飞起砸到了体检医生,被带到教师办公室又抓起水杯砸向同学,并叫嚣晚上放学再战。
面对疯狂的张越,崔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时她感到批评、教育、指责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啊。看到他发泄之后又满不在乎的样子,崔杰抓起他的手,递上一杯水,张越用疑惑的目光盯着她说:“你什么意思,少来这套,怎么处理我都行。”崔杰不急不恼,直到张越情绪平静下来。事后,正值周六,张越病了,崔杰打电话只询问他的病情,对打架的事只字未提。这令张越很感动,他开始相信崔老师了。
2005年12月28日,张越又因座位在课堂上和同学打起来,一怒之下夺门而逃。寒冬腊月的夜晚,8点多钟,崔杰找遍各个网吧,终于找到他。他们边走边聊了两个多小时。张越在思想反复波动中变得懂事了,打架的次数也减少了,这个曾经预言在五中不会呆过3个月的孩子,最终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爱和赏识是一种力量,崔杰用尊重、信任、体贴、关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区级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市级德育先进个人、省级县域优秀教育人才……一项项殊荣,恰似一面面镜子,折射出她的收获,也照亮她的追求之路。
为了收获不断地超越
在学习中钻研,从教材的拓展中增加学识,通过教学活动赋予教材以生命,近20年的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崔杰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每天课前5分钟的口语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得到了锻炼。葛蕴智同学在全市各类演讲大赛中脱颖而出,还多次担当重大节目的主持人。
2007年崔杰担任初四年级级长,同时担任毕业班的政治任课教师。这一年是她忙碌的一年,也是她收获的一年。174名学生参加中考,有8人次获得6科全市单科第一名,4人获得全市总分前10名。中考政治成绩有51人达到90分以上,其中杨坡同学获全市政治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今年的中考,崔妍娇又拿了中考全市政治单科第一名,崔杰也因此成为黑河五中的功勋教师。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泪水,此刻只有一个声音响在耳畔:因为超越,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还要超越。
这就是崔杰,一个永不停步的辛勤园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