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心中有一个梦,一个“用青春与赤诚为群众架设起座座银桥,把多彩的有线电视节目送进千家万户”的绚丽的追求者之梦。多年来,他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带领伙伴们开拓进取、创优争先,演绎着“铺路石精神”,点亮了一个执着的工作者梦的天空。这个人就是孙吴广视网络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工程部主任、共产党员曹显军。
爱岗敬业甘奉献
1992年刚刚走出校门的他,满怀着对广播事业的热爱,踏上了县广播局安装公司的工作岗位。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年轻的他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挖坑、架线、立杆,从不服输。无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一如既往地穿梭于网络的维护建设中,用青春和汗水见证着自己奋斗的历程。在连接孙吴至沿江光缆横跨逊别拉河的架线施工中,要在草塘沟里趟水作业,曹显军总是拿着木棍试探着走在最前面。有一次,他一不小心掉进了两米多深的线坑里,幸好被队员及时拉了上来,有人问他这么拼命值吗﹖他说:“只要大家信任我,做任何事都值。”
他把苦和累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孙吴县城内有线电视线路老化严重,每月事故发生均在100次以上。为保证用户的收视效果,他和工程部的同志一起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常年如一日,哪里出现故障就到哪里调试维修。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规定“不拿用户一盒烟,不吃用户一顿饭”的纪律。在他的感召下,队员们也严格遵照执行。辛勤的劳动,真诚的笑容,让他和他的工程部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老用户们见到他就会叫一声“好队长”,群众都赞誉工程部为:“比110还快的工程救险队。”
率先垂范带队伍
他深知,一个基层的负责人要得到大家的信任,一是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另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共产党员的苦干加实干的精神。他积极参加有关的业务进修与培训,业务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他常说“只有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创建更佳的集体”,他带领部门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在整个工程部形成了人人比学习,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网络更新、用户安装、楼房改造,每一年都有干不完的工程,而每一次工程都赶在冬季最冷、夏季最热的时候。为了带好这支二十来人的队伍完成年平均五六百户的入户和接近上万户的维修维护任务,曹显军坚信一个信条,那就是要叫群众吃苦,自己要先吃苦,要叫队员大干,自己先大干。
冬天,顶着风雪户外架线非常危险。考虑到新来的人员经验不足而老工程人员爬上去身体不支,于是高空作业的重担又落在了他的身上。拿着工具站在杆上,一干就是几小时,线手套和雪水融在一起结成了冰疙瘩,铁扳子凉得扎手,拧一下螺丝就得松手,手脚冻僵了,耳朵冻坏了,他毫无感觉。直到晚上回家,家人看到他的脸又红又肿,不禁心疼得流泪。
夏天,烈日灼烤着大地,他的身上由冻得发紫又变成了烤得发红,皮肤一层一层地脱落。他不断提醒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伙伴们如何穿好工作服,保护好自己,如何多喝水防止中暑。而他却忘我地工作,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处处有他的身影。
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任劳任怨,节假日总是让同志们休息,自己独自完成维修任务。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工程部全年共架设支干线四条,全长3259米;更新五个片区的用户分配网络6650米,挖地缆沟360米,新安装入户500余户。为台里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0多万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使全县有线电视覆盖率不断攀升,实现了省光纤联网和网络的全面升级。
平凡岗位结硕果
在广播电视系统连续工作十几年的他,凭着一股钻劲、韧劲、出色的工作能力及对有线电视事业的无限热爱赢得了群众、同行、领导的信任与赞誉,走上了工程部主任的岗位。在他担任工程部主任期间,工程部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模范集体称号”,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全市十佳青年文明号”。工程部人员先后10人获得市、县级优秀工作者荣誉。13人获得了“工程师”职称。15人次的论文获省市级不同奖励。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省广播电视厅先进工作者”,“省建功立业活动优秀维护员”,“省广播系统先进个人”,“县优秀工作者”,“县优秀青年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所撰写的论文5篇获省级奖励,1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2005年以来,曹显军以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义无反顾地带领工程部人员承担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施工。从此,下乡一住就是十几天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细心地为每个人安排了轮流下乡工作的日程表,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在艰苦与劳累的工作中,健康的身体一度受到病痛的侵袭,但赤心为用户服务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因为用户满意的笑容是他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