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记爱辉区新建村党支部书记赵贵堂 7.16
http://heihe.dbw.cn   2008-07-16 10:44:24

  赵贵堂,爱辉区西峰山乡新建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响应党的号召,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挖掘资源优势,用自已的一片爱心,树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如果说新建村是一行高飞的雁阵,那么赵贵堂就是高翔的头雁。

  创新思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赵贵堂为人正直,思想成熟,多年来,他一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赵贵堂思维敏锐,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新建村过去种植结构单一且重迎茬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产增收。他动员全村农民面向市场,向土地要效益,在发展马铃薯、芸豆、荷兰豆种植上大做文章。

  新建村土地很适合种植马铃薯,当地的马铃薯,既高产,质量又好,根据马铃薯淀粉一直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赵贵堂积极倡导大伙开粉坊,全村共开了二十多家粉坊,进行马铃薯加工,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村里农户增收80余万元。2006年他从牡丹江引进一批芸豆子种,村民们不敢种,当年他种了15公顷芸豆,纯收入达3500元/公顷。这让村民看到了希望,2007年大家纷纷种起了芸豆,这一年可把赵贵堂忙坏了,春天忙着跑子种,夏天忙着跑技术,秋天忙着跑销售。由于结构调整到位,农产品收购价格高,2007年新建村在遭受罕见的旱灾、雹灾情况下,仍然大灾之年收入不减,人均收入达3046元,创历史新高。

  合理规划改善村容村貌

  赵贵堂常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建设环境。”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动员,认真整治脏、乱、差等陋习,提倡文明用语,树立家庭美德,弘扬文明向上的新风尚。2006年新建村被批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赵贵堂抓住这个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向上积极争取的同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完成铁栅栏工程,2006年为村内农家院安装铁栅栏6300米,2007年又安装铁栅栏2800米,使得新建村家家都安上了铁栅栏,既美观又安全。开展绿化家园活动,几年间在村内主道两边,房前屋后,共植树700余棵,其中包括果树300棵。2007年赵贵堂又按期完成了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的建设任务,促成村内1.5公里水泥路面工程的完工,在他的组织下村内亮化工程已全面启动,村内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

  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

  赵贵堂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千方百计为农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过去的新建村水质不好,当地一直流行着大骨节病,赵贵堂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决心一定要解决村里饮用健康水的问题。经多方咨询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打深水井,吃自来水。可打井需要钱,安装自来水需要钱,钱从哪来﹖村集体积累底子薄,要想单凭自己干难上加难。赵贵堂没有被难倒,他多次跑乡里,上区里,到民政,到水利,他的热心和诚心打动了有关部门。为了节省开支,他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人力全部由村民出义务工,他每天不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当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各家各户的一刹那,瘦了一圈的赵贵堂欣慰地笑了。

  赵贵堂为村民做事,从不计报酬,且有求必应。他家养了一台拖拉机,还有翻地犁,每年春天,为村民代耕土地,别的农机户代耕每公顷地收三百元钱,且必须是现钱,赵贵堂只收二百元,还可以赊欠,有的农户家里实在没钱,他就无偿地为农户翻耙地,分文不要。村里老人陈凤,80多岁了,儿子几年前得病死了,老两口相依为命,艰辛度日。赵贵堂时常惦记着他们,经常把钱和粮食送到他们家中。有一次,赵贵堂扛一袋面粉给老两口送去,正赶上他家炕塌了,陈凤老人正在艰难地搭炕,他二话没说,挽起袖子,一干就是一下午,晚上老两口的炕搭好了,非要留他吃晚饭,他笑着说:“大爷,吃饭就免了,你们能过得舒服,过得高兴,我比吃什么都香。”

  2007年6月11日,新建村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雹灾,据统计,受灾面积达450公顷,其中绝产达280公顷。灾情发生后,赵贵堂不等不靠,一边组织人员挨家挨户了解灾情及时向上级汇报,一边迅速组织受灾群众进行抗灾自救。他联系区种子公司解决早熟品种“东农44”的子种供应问题,还联系嫩江芸豆客商解决芸豆子种的供应问题。赵贵堂知道,经雹子这么一砸,许多农户已经再也拿不出钱进行毁种,他又积极联系农村合作社帮助群众解决小额贷款。短短5天,280公顷的毁地重播工作顺利完成。

  新建村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如今赵贵堂正带领勤劳质朴的村民踏着新农村建设的节拍,披荆斩棘,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