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咋伺候牛?要我说,你甭问,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这话的时候,红星农场董似红的笑声是那么的爽朗。依常理:一个放牛的女人,整天圈里圈外的和牛打交道,应该不会好到哪儿去,可她脸上却写满了自豪和快乐,一点也看不出脏、臭、累这些体力活儿带给她的愁苦。“我是养牛不是放牛”舍饲,圈养。
别人为图省几个草料钱,总是想方设法放牧,消耗奶牛体力,少出奶不算,还要搭个人工,而董似红则选择了舍饲,每头牛每年种四五亩青贮玉米,全年进行圈养。她看中的是青贮饲料中富含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并可改善饲料适口性,使奶牛食欲旺盛,稳定产奶率,提高牛奶乳脂率和蛋白率。董似红为自己算了一笔账,喂青贮饲料的奶牛比不喂青贮饲料的奶牛产奶量平均要高出5~7.5公斤,这就等于每头奶牛每月多产150—225公斤奶。
养牛和放牛一字之差,一般养殖大户每头奶牛平均日产鲜奶四五十斤,而董似红养的奶牛平均日产鲜奶35公斤以上,还省了放牛的人工费。
“给牛按摩听音乐”
当别的养牛户用手挤奶,或者买二三千元的榨乳器挤奶时,董似红却每台花7000元,购买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真空榨乳器。她看好的不仅是这台榨乳器同时可以给两头牛挤奶,还有它的按摩功能。挤奶的时候,一边是“哗哗”流淌的的乳汁,一边是被按摩舒服得闭上眼睛享受的奶牛,董似红别提多高兴了。
董似红喜欢干活的时候听音乐,时间久了,她发现每当放音乐时,牛特别爱吃草,并安静多了,可音乐一停,牛就会东张西望,好像缺了什么。后来经过请教专家得知,听音乐有助于奶牛消化。从此,有董似红和牛的地方,就会有音乐响起。董似红给每头牛起了名,可能是按摩和听音乐后牛通人性的缘故吧,挤奶或者进圈的时候,“小黑”、“小花”的叫到哪头牛,哪头牛就乖乖地进来,没叫到的就在运动场上排着队,从不一窝哄的挤来跑去,引来不少人围观。
“住公寓有‘保姆’”
董似红现在养着24头奶牛,有18头牛出奶,每年纯收入8万多元,但她一点也不累。董似红是第六管理区第一个让牛住进奶牛“公寓”的人,这里有水有电,有花有草,奶牛在这里能吃好、喝好、睡好。同样是雇人在牛舍干活,但董似红却花高薪雇来了“牛保姆”。这个“牛保姆”养牛有一套严格的技术指标,会治病,会配料,每天都定时给奶牛喂食、榨奶、运动,并根据季节调整牛的生物钟,让牛的生活更有规律,产的奶更多。
至于董似红,很多时候就像个“甩手掌柜”,缺料少药时打个电话,科学管理上也只需动动嘴唇,再就是到月底上银行开奶资,潇洒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