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城郊乡向前村的农民如今可发了。这个村的蔬菜大棚达到1400多栋,申请了无公害蔬菜品牌,生产的20多个品种蔬菜不仅满足了北安市区需求,还打出了国门,每年对俄罗斯出口400多吨。
目前,北安市城郊乡的8个村都和向前村一样,具有了本村的特色产业,靠这些特色产业,去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4269.1元,创历史新高。
建民村曙光屯现在是北安有名的奶牛屯。去年,建了一个可容纳300头奶牛的标准化养殖小区,成立了养殖协会,实现了“购买饲料不出村、防疫灭病不出村、技术指导不出村、繁殖改良不出村、鲜奶销售不出村”,实现了科学规模饲养。目前,全村奶牛存栏1282头,养殖5头以上的40多户,每年每头奶牛纯收入4000多元。
胜利村的农民祖祖辈辈靠种大豆为生,但现在全村种的大豆都是“双高”的优良品种。以前来收大豆的要满村吆喝,一家一家的凑。现在村里有了大豆销售协会,全村大豆都有了销路,一年能划拉5000多吨,全部发往大连、秦皇岛等地,大户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工农村种马铃薯有一套。恒泰冷冻加工厂落户以后,全村有85户村民种植马铃薯,总面积1000多亩,全被恒泰冷冻加工厂变成了速冻土豆,上了日本人的餐桌,靠这小土豆,一年能拿回120多万。村里种毛葱的,有120多户,总面积500多亩,一年能挣回200多万元。
永青村农民发现北安市区的蘑菇都是外地进来的,于是,26户农民开始发展食用菌棚室生产,每年收入60多万元,不但占领了北安市场,还销售到克东、五大连池、拜泉等地。
獭兔养殖、银狐养殖、大鹅养殖,也让农民鼓了腰包。向前村20多户养殖银狐,存栏1000多只,一年收入20多万元。双青村獭兔养殖也达到了1500多只,其中种兔380只,年收入70多万元。革命村全村共养殖大鹅1万多只,平均每只大鹅纯收入都在65元以上,1万只就可收入65万元。
建民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全村1300多人在外打工,一年能揣回650多万元。
每个村有每个村的特点,每个村有每个村的来钱道儿,这“一村一品”经,让城郊乡的人念活了,也让农民的腰包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