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教室,环境优美的校园,设施完备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多功能阶梯教室,美观整洁的食堂、餐厅、宿舍、浴池。这可不是城市里的学校,而是孙吴县农村中学——孙吴县第三中学。
孙吴县第三中学是在合并全县所有农村中学的基础上新成立的农村中学。孙吴县原有7所农村中学,这些学校环境差、设施少、师资弱,农村孩子做梦都想到城市的学校里读书。为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村学生享有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孙吴县从2006年起,合并原有7所农村中学,多方筹资,建设了现代化的教学楼,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组建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办成了现在的孙吴三中,实现了农村中学的集中办学。
改善环境设施
两年来,孙吴三中建成了6960平方米的综合楼、3136平方米的食堂、餐厅和宿舍。综合楼设计美观,装饰一新,功能齐全,具有完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语音室,微机室各两个及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学生宿舍整洁舒适,环境清新,建有学生浴池,每层均有洗漱间和卫生间,可容纳住宿生900余人,全部学生住宿实现公寓化管理。新建围墙900米,平整了4万平方米的操场,修建了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1个足球场,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美化绿化了校园,为师生创建了一个理想的工作、学习环境。
创新教育机制
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尽快赶上城市学校的教学水平,孙吴三中建校开始,就不断创新教育机制,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全校教育发展进步。
公开选拔优秀教师。对全县的农村教师进行了公开公正的选拔,通过笔试、讲课、考核,一批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选拔到三中的教师队伍。同时,从各农村中学抽调领导能力强、懂业务、有工作热情的优秀干部,组成了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
开展业务培训。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聘请哈师大附中教授到校讲学,选派教师到哈市、黑河市中学去学习,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较快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严格对教师的考核。为促使教师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方案、细则,切实加强对教师业务的督促和评估,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提升。学校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多篇教研文章在国家、省市获奖。年终进行业务考核,并与教师的效益工资挂钩,促使教师自觉养成学习的风气,尽快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充分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利用文化长廊、名人画像、板报、警示牌、标语,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块阵地育人,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每学期伊始,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军训、新生体操比赛及“十个好习惯”教育,举办书法、美术、篮球、乒乓球比赛、爱国歌曲歌咏赛和构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勤奋好学,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的良好品行,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市级、县级“三好学生”。
创办特色教育
按照“为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同时兼顾升学”的发展模式,尊重学生差异,开发学生潜能,创办特色教育。
学校针对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的特点,确定了三条培养途径,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培养升入高中。对普通学生,从初二下学期开始,进行多种劳动技能培训,开辟农业技术基地,进行特色种植、养殖、食用菌培育、大果沙棘培育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开设家用电器知识、农村拖拉机农机具的使用维修、优良品种推广等课程,使学生走出校门,能有一技之长,扩大就业渠道。对于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学校成立多个体育、美术、音乐、书法、棋类特长班,重点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发展。
通过集中办学,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降低了辍学率,缩小了城乡的差别,使农村学生获得和城里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均衡了城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