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为支持新农村建设,采取得力措施严肃查处涉农案件,2005年以来立案查处涉农违纪案件82件,处分涉农违纪人员101人。
迅速查处侵害集体经济案件。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有的乡村干部无视规定,我行我素,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款、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行为频发,不但集体经济受到损失,还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对此,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五快”办案法,即:受理案件线索快、初步核实行动快、发现违纪立案快、抓住重点取证挽回经济损失快、审理处分快。同时对问题严重、数额较大的案件,利用反腐败案件协调领导小组的优势来查办,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攻坚,扩大战果。2005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此类案件51件,处分64人,其中大要案18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人。
公开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目前,个别单位、部门还存在向乡村及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的问题,此类问题群众反响较大。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实行“公开办案”,即:公开检查员的情况,便于群众联系;公开反映的问题,让群众参与;公开办案的程序,让群众监督;公开调查的情况,让群众明白;公开处理结果,让群众满意。2006年初城郊乡某村108名农户到市纪委上访,反映该村书记的经济问题,检查组通过查账、走访农户,找出了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查出村支部书记存在一些违纪问题,并给予相关3人党纪处分,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满意解决。2005年以来,共查处此类案件4件,处分有关责任人13人,为群众返回损失60万元。
严厉查处违反惠农政策落实案件。惠农政策落实的是否到位,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这类案件,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异地交叉办案形式,有效解决基层办案干扰多、阻力大、办案力量薄弱、个别检查员碍于情面不敢查等问题,通过联合办案、跨部门办案,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资源,群众比较满意。2006年初,群众举报某工商分局经济检查队副队长在检查违法经销化肥案件检查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介入调查,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建议市工商局对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理,纠正了执法人员的违规执法行为,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2005年以来共查处违反国家惠农案件6件,处分党员干部8人,使未能发放的惠农资金18万元及时发放给农户。
顺藤摸瓜巧查涉农串案、窝案。有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连锁性很强,往往是一个违纪行为联系着另一个或几个违纪行为,一个违纪人员牵连着另一个或几个违纪人员。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采取巧妙的谈话策略,瓦解其心理防线,使其不仅供认自己的违纪行为,而且检举揭发他人的违纪行为,挖出串案、窝案。2006年4月,在办理某乡卫生院院长失职案件时,采取巧妙的谈话策略,首先对涉案人原出纳员进行心理攻势和政策教育,瓦解其心理防线,促使其交待了挪用公款的违纪问题。同时,出纳员主动揭发检举该院会计贪污公款7000余元的问题,根据这一疑点,采取内查外调,一举查出该乡供电所收费员利用收电费职务之便,用作废电费收据收费的手段贪污4000余元,使4名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应有的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