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春有个响亮的雅号叫“张神锄”,是农民送给他的,因为他发明了苗间锄草松土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这锄草机,看起来简单,只不过一排铁棍锄草齿,像粗钉子一样,往地垅上扎眼,有那么“神”﹖是否有点玄乎。6月下旬,铲地季节,“神锄”在爱辉区西岗子镇村屯作业,一展神威。
托力木村王振华跟姑爷张军买了一台4个垄眼的锄草机,给大豆锄草。四轮拖拉机拉着锄草机走,锄草齿不断地翻滚扎进苗间,把草除去,土壤疏松。锄草齿从豆棵上压过去,很少伤苗,真神了。“神锄铲地,松土保墒,除草干净,不用使用除草剂”张军得意地介绍“神锄一天能铲50公顷地,人工一天忙到晚,累够呛,铲3亩多地,顶50多人干活,省老钱了”。东岗子村的叶玉杰,也满脸带笑地说,6月12日从黑河买来两根垄眼的神锄,到现在没闲着,亲朋好友都来借着使,得排班等着。
据了解,“神锄”已被黑河农村,农场认可。孙吴县卧牛河乡赵地营子村买了15台。还远销到伊春市的嘉荫县。顺着“神锄”的影子,我们找到了他的发明人张修春,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公司经理。52岁的张修春,19岁时从老家望奎县来到孙吴县正阳山垦区开发建设,开了5年拖拉机,1980年调公社农机修配厂校柴油泵,以后自己干个体,搞农机具配件销售。他是个“老农机”,从开拖拉机到现在30多年,没离开这个行。张修春热爱农机这一行,但他发明“神锄”纯属偶然。
2003年,双鸭山市一位老板,制造一种没有动力的锄草机两个垄眼,张修春负责销售,一次性投入血本钱29.5万元购买200多台,春天以每台2000元的价格卖出去100多台。当年夏锄,农民一使用,炸锅了,伤苗多,达不到锄草的效果,卖出去的全部按原价给农民退款。现在,这些作废的锄草机还在库房里存放,只能当废铁卖。
损失惨重的张修春,睡不好觉,嘴起泡。农民退货时诚恳地说,你想办法,能否研究出省工、省钱,又好使的锄草机,我们还买。农民的迫切需求,张修春仿佛看到一丝希望。从此,张修春带着压力、动力,动脑筋开始研制锄草机。他想到动力传动,用拖拉机大轮拉着锄草机地轮走。一试验,拖拉机大轮有时打滑,不走道,在原地转,伤苗多。这一次,试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接着再试验,用锄草机地轮传动,克服以前伤苗过多的缺欠。拖拉机走,地轮就走,拖拉机停,地轮停。这样,低洼垄漏锄,高垄伤苗率高达10%国家规定5%,超过国家规定的5%。虽说不达标,但试验取得积极的进展。
张修春认真总结,仔细琢磨失败的原因,不懈地继续改进,反复试验,采用四联杆仿型,给锄草机安装14套轴承,解决了问题,使伤苗率在3%以下,大大低于国家规定5%的标准,达到理想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修春的苗间锄草松土机终获成功,是驱动式除草轮实用新型。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也给农民兄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的两年间,张修春不断地对锄草机进行技术改进,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这在黑龙江省并不多见。
张修春继续努力,希望他的“神锄”走出黑河,落户吉林、辽宁,闯到大江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