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水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向黑龙江黑河段投放鱼苗、鱼种。当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农委和黑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为主题,2008年中俄边境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中俄界河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黑河段举行。15万尾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和100万尾黑龙江野鲤放流黑龙江。
据悉,2008年中俄边境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是根据1994年中国政府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订的《中俄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开展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增殖议定书》规定,中国政府在边境水域举办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增殖放流活动。今年黑龙江省预计增殖放流各种鱼类苗种5000万尾,全部放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重要自然水域,其中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22万尾,分批次放流到黑龙江的黑河、萝北、同江、抚远江段。从1989年到2008年,黑龙江省共向黑龙江水域放流各种规格的鲟鳇鱼幼鱼908万余尾。
今年放流的地点上移1000公里,目的是增加黑龙江上中游鲟鳇鱼的种群数量,用人工增殖的方法保持种群的科学分布,在规格、数量、质量上逐步提高,中俄双方还相互派团观察增殖放流活动,并且还首次开展标记放流。
这次在黑河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是保护黑龙江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直接增加黑龙江黑河江段鱼类的种群数量和产量,恢复已经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改善鱼类的群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