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省政府主办,省农委和黑河市政府承办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和谐社会发展”——2008年中俄边境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我市隆重举行。放流仪式上,15万尾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和100万尾黑龙江野鲤放流黑龙江,市公证部门对放流的数量和规格进行了公证。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柳正、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局长牛玉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魁文、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俄罗斯联邦政府阿穆尔渔政局局长达吉亚娜·什米格里洛娃、太平洋渔业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处处长尼古拉·切尔内赫、太平洋渔业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斯基林、阿穆尔渔政局增殖处处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以及国家濒危物种管理办公室、中国水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水产局等单位领导出席增殖放流仪式。
市领导张宪军、赵洪生、张利群、贯昌福出席仪式。
张宪军在讲话时指出,这次在黑河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可以直接增加我市江段鱼类的种群数量和产量,恢复已经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改善鱼类的群落结构,为我市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奠定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增殖的成果,提高社会各界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他要求全市各相关部门要以此次放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全市水产工作,强化保护措施,完善管理制度,维护渔业秩序,做好资源监测、评估和相关工作,保证增殖放流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努力把我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变成强大的经济优势。 2008年中俄边境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是根据1994年中国政府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订的《中俄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开展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增殖议定书》规定,中国政府在边境水域举办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增殖放流活动。今年黑龙江省预计增殖放流各种鱼类苗种5000万尾,全部放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重要自然水域,其中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22万尾,分批次放流到黑龙江的黑河、萝北、同江、抚远江段,中俄双方相互派团观察增殖放流活动,并且首次开展标记放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