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历史文化资源 正文
王肃开辟黑河工作时 7.9
http://heihe.dbw.cn   2008-07-09 09:12:24

  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年初时一个偶然机会获悉,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王肃作为中国共产党首任黑河中心县工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于11月率领5名同志从北安来黑河之初,曾得到刘松山字万寿一家的鼎力协助。为了记录这一史实,弥补黑河党史文字资料的空白,笔者于王肃同志牺牲62周年祭日前夕,专门采访了刘松山之孙刘国利同志,如愿基本了解到这一历史史实。

  《黑河文史资料》等载体刊载的史料说,王肃同志等刚来到黑河时,敌伪势力猖獗。国民党操纵的政治土匪挺进军、光复军、保安旅,流窜乡间为非作歹。街里的维持会、县政府都对共产党持排斥态度。驻守在城区的苏联红军卫戍司令部,碍于同国民党政府有正式外交关系,对王肃同志等不敢公开支持,革命政权的创建环境极为艰险、恶劣。几位开辟黑河工作的同志只好暂时在东郊的东大庙栖身。就是在这些日子里,王肃同志等把刘松山的住宅作为秘密活动据点。

  刘松山,原籍山东省招远县,青年时期闯关东来到东北,后到原苏联创业。其间淘过金,当过菜农,打过短工,以其勤劳、节俭、文明的素质,赢得苏联女青年秋达果娃的爱情并结为夫妻。1931年夫妇俩携爱子刘全福回到黑河定居。20世纪40年代,他们家的房屋地址位于当时的城乡接合部今中央街东段,距东大庙较近,这为王肃等来这里开会、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

  国利介绍说,他少年时代听祖母亲口向他讲过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一是王肃等几位同志在他们家红砖房棚顶上开会时,他父亲负责在院子里放哨。他祖母热情地用自己炊制的俄式黑列巴、自产蔬菜招待王肃等。

  《黑河党史资料》记载:1945年11月初,由晋察冀进入黑龙江开辟工作的王肃同志,带领王文彬、何学东、刘挺进等首先到达黑河。看来登上屋顶开会的就是这几位了。

  二是国利祖母通过读《阿穆尔真理报》,向王肃同志提供有关中国三年解放战争和国际形势有关信息。

  秋达果娃来中国定居前,作为苏联公民亲身体验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她虽然对中国共产党了解得不多,但坚定相信王肃等人是中国的“红军”,“是非常好的人”,便自觉地成为王肃等开辟黑河的中国“红军”的支持者。

  每当接到《阿穆尔真理报》,她便将有关报道读给国利祖父听,然后其祖父再翻译给王肃同志。国利至今清楚记得,奶奶曾经告诉他,《真理报》上刊登的,关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大进军的命令,就是由他奶奶和爷爷联手翻译,使王肃得知的。

  王肃同志等后来虽然因为有了新的活动据点离开了刘宅,但与刘氏一家结下的深厚革命情谊,传承不断。国利的父亲刘全福在王肃等引导教诲下很快参加了革命,开始在警卫班当战士、翻译,不久被任命为爱辉县四嘉子区公安分局局长。

  国利的母亲刘佩茹,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刘全福生前每年清明节都到王肃墓前敬献花圈,表达怀念深情。

  1953年5月出生的国利,对王肃烈士的了解虽然都是听上两代长辈介绍的,但对这位永远活在刘氏家族成员心中的先烈,一直念念不忘。

  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国利一直十分珍惜地保存着王肃生前用过的玻璃钢笔水瓶。王肃当年用过的桌子、椅子,他仍然保存并使用着。几件老书橱等家具,他也都继续使用着。几幅当年拍摄的黑白照片,有的被他赠给了王肃牺牲后继任黑河党组织的老领导,其余的一直完好地珍藏着。

  从这些珍贵的文物收藏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利对革命先驱的敬仰,传承家族为革命事业做奉献传统的情怀。

  国利说,他父母双亲生前由于一贯低调等原因,对这段往事一直从不向外人提起,至今才披露出来。这对我们更多了解黑河党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肯定有很大价值。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