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早期报纸有民办和官办两种。
鉴于“黑河地处极边,荆榛初辟,民智风化尚未开通”。河北胡润南、曹文魁、孙自安等爱国知识分子,为“报告商情、开通民智、策励社会、增人民之知识,启文明之进行,1911年12月创办了《黑河白话醒时日报》社,27日(宣统三年农历冬月初八日)发行第一期,栏目设置有11个:“白话演说、各地新闻、本埠新闻、商务纪事、自治纪事、外交纪事、白话论说、小说、杂丛、笑林、东涂西抹”。专栏各聘有文人为撰稿人,报社在黑河南大街12号,报纸由华通印务处承印,在中原街15号。社长胡润南:河北乐亭县人,宏文书院肄业生、曾任《京话日报》副编辑,30岁。编辑曹文魁:河北滦县人,宏文书院肄业,胡润南好友,曾任《大公报》访事员,32岁。印刷工孙自安,28岁。他们的报纸是黑河地方最早办的民办报纸,创办在清末。1918年(民国七年)9月10日,《黑河白话醒时日报》在爱辉县城设立分社,分社长叫窦白壁。报纸是双日刊,报纸名称叫《黑河日报》。
此后两个月,另一份党派报纸创刊。这份周报叫《瑷黑公报》。办报人叫周天麟。他曾任上海《新闻报》驻东三省主任记者。1911年被国民党同盟会推选为黑龙江支部副部长,参与组织齐齐哈尔的武装起义,事败出走俄国。1912年6月9日应邀在黑河建立同盟会支部。办报的理由和胡润南、曹文魁相似:“江省地处极边,民务之蔽锢,边务之棘手,实业之废弛,侨民之苦难等种种触目惊心之事亟待改变。”意在救国救民。不料,不久突遭火灾,这个报社停刊。1913年4月27日,他在黑河成立了维新报社,又创办了《边声报》。7月30日,报社被税务局巡差捣毁。8月27日,黑河观察使张寿增奉令解散国民党黑河分部,将周赶出黑河,报纸停刊。
1920年时,远东报馆在黑河阳春里设分馆,泰安日报社在兴隆街设馆。4月1日,黑河道尹公署张寿增出面,由官绅集股投资1万大洋创办官报《黑河日报》。办报理由仍是:“黑河地处极边,为江省东北门户,距离省城千有余里,交通向感不便,消息至今滞塞,教育未能普及,为了输入各地文明,启发人民新知,自非创办报刊不可。”1929年11月23日停刊。
1931年秋,有北平来的共产党员姚挺枢创办了一个党报《民众日报》。1932年3月9日组织兵变抗日失败后,报馆砸毁停办。
1932年7月,有叫栾锡候的人办了《黑河民报》,四开四版日报共办13年。1944年《康德新闻》创办后,民报被取缔。
1938年,黑河又有一家民办报纸《黑河日报》四开四版,由黑河鼎新书局经理孙绍泉主办。赵绍峰、曹锡九、徐少津、胡宇翔先后任编辑。后因《康德新闻》创办后,日报被取缔。
1942年10月1日,黑河有叫刘文佩的创办了《黑河新报》八开四版。后因《康德新闻》创办后,该报被取缔。1944年5月18日,根据伪满洲国:“关于汉文报纸全国一报”的要求,各省报纸一律更名为《康德新闻》,并在报头下加注省名以示区别,此报四开四版,日文中文各半,转发伪新京电讯稿和地方新闻及文艺作品,社长富勇晨美,1945年8月此报停印。
1946年8月1日,《黑河报》创办。这是黑龙江省最早创办的党报,为中共黑河地委机关报,八开二版三日刊老五号字排版,章子冈任社长,中兴书局代印,李冷斋题报头,1947年设新华印刷厂。创办时只有3个工作人员,每张报5元。同时,报社和新华社黑河支社建立。1947年5月21日,《黑河报》改名为《黑河日报》双日刊,每张售15元,订阅价每张10元。10月4日《黑河日报》又改为《黑河报》,因纸贵,每张订价20元,每月300元。1948年3月9日《黑河报》改称《新黑河报》为3日刊,发行量由500份增至1500份。报社已有30人。报社有电台,台长吴英,电台有5瓦哈特发报机和两台无线电收报机,与齐齐哈尔新华社西满分社直接联系。这个部门就是新华社黑河分社。1951年报社迁至原伪满国际大楼。1956年迁地委院内北楼,改日刊。1957年1月1日改周六刊,《新黑河报》正式更名为《黑河日报》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