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县沿江乡胜利屯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坐落在宽广而宁静的黑龙江边。在村里,有一个特殊的警务室,门口挂有“宋建华夫妻警务室”牌匾。这是中俄边境线上首个夫妻警务室,它像一名忠诚的哨兵,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村里来了穿警服的“村官”
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乡与逊克县接壤,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江相望,是这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和边境乡。
前几年,由于历史因素,这个乡的一些村屯稳定成了问题,土地纠纷、邻里矛盾、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派出所民警相继到辖区基层党支部班子担任社区、村支部副书记,包片儿民警当上了“村官”。孙吴边防大队沿江边防派出所民警宋建华就是这些“村官”中的一个。2004年由黑龙江警官学院毕业的他,转现役入伍投身边防。
任东光朝鲜少数民族村、哈达彦俄罗斯少数民族村、胜利屯俄罗斯少数民族村和东霍尔莫津村的包片民警宋建华,还身兼这四个村的支部副书记,胜利屯村在四个村中正中位置,宋建华就把自己的警务室设在这里。
“夫妻警务室”落户胜利屯
放弃了呼玛县城里工作的王艳杰,是宋建华的妻子。2007年两人喜结连理,她就追随爱人在沿江乡里安了家。那时宋建华警务室设在胜利屯村王学义家里,每天忙着办案处理事务的小宋,顾不上回家。妻子心疼丈夫,经常从乡里过来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带换洗衣物。这些被淳朴善良的王学义看在眼里,便说:“建华每天在村里忙,干脆你们都搬到我家吧,相互照顾方便。
王艳杰闲着没事,就帮丈夫处理事务,对他的工作多了许多了解。去年村民胡某与丈夫两人发生口角,厮打后扭伤,到警务室报案,在王艳杰的耐心劝慰下,两人重归于好。热心肠的她,村里的事情,她总爱帮助。一来二去,村民有事都愿意到警务室找他们两口解决。村民还推选王艳杰担任了村妇女委员会的副主任。村民们都说:这两口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
2007年9月,胜利屯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村委会里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两间房。村民们特意定制的印有“夫妻警务室”的牌匾挂在了门额上。
“家门口”的派出所
在黑龙江边境线上成立独一无二的“夫妻警务室”,村民家门口有了派出所。胜利屯村大部分耕地在王阿木河岛上,村民多年在岛上耕种。1999年俄东段勘界后划归俄罗斯,现简称韦岛。中俄政府达成协定,确定韦岛为共同经济利用区,胜利屯村民拿护照乘渡船上岛上耕种。
2007年8月,黑龙江水暴涨,韦岛上的耕地岌岌可危,村民心急如焚。宋建华和村委会立即组织有护照的村民编组分工,上岛进行加固堤坝。“夫妻警务室”成立当年,胜利屯村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涉法上访“零投诉”、边境管理“零违边”的工作目标。
深情为民得信任
村党支部书记马明法说:建华两口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我们信赖和敬佩他们。
村民农忙时孩子没人带,王艳杰就把他们统统领到警务室,给他们讲童话、教唱歌。时间久了,孩子们没事就喜欢往警务室跑。村民宋宪玉老两口已经年逾古稀,儿孙在外务工。王艳杰就时常去照看老人,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洗洗涮涮,忙里忙外,如同老人的亲人。村民们忘不了:宋建华带着联防队员身披雪花巡逻在乡村小路上的身影;烈日酷暑中,夫妇俩为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到村里贩卖假药的骗子被宋建华识破;大雪封路东光村刘宪平妻子发高烧,最先想到的是给宋建华夫妇打电话求助;哈达彦村李振华家的羊被肇事车辆撞死7只,是宋建华费尽周折找到车主……
前不久,黑河市公安局和黑河边防支队领导为“宋建华警务室”命名揭牌。百余名村民自发来到现场,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
黑河边防支队长张守信说:胜利屯“宋建华夫妻警务室”是黑河边防支队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一个缩影和亮点。这种居家化警务,在辖区安全防范、治安和人口管理,特别是服务群众、调解纠纷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夫妻警务室里的夫妇整天为老百姓忙碌着,他们始终尽自己的心力,为建设幸福安定、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坚守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