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是全国著名的麦豆主产区,素有“北国粮仓”之美誉。1997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豆之乡”,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场县合作共建试点单位,2007年又被确定为全国绿色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嫩江县以科技为手段,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围绕主导产业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2007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由上年的78.9万亩增加到111.5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31.3%。在其他作物相对受灾较重的情况下,小麦却普遍获得了丰收。2008年,嫩江县引导农民发展优质中强筋小麦生产,大力推广垦九10号、龙辐16、龙辐17等品种,并实行专品种连片种植,保证小麦品质如一,实现规模效益。今年播种面积达到了153万亩。
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 嫩江县利用场县合作共建的契机,大力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全县共组建了8个种植业生产基地和9个不同经营形式的农场。2007年,共有52个村屯实施整村推进,农场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141万亩,较全县普通地块增产32%,合计增产大豆3144万公斤。2008年嫩江县进一步扩大整乡整村经营规模,4个乡镇实行农场化经营模式整乡推进,77个村整村推进,面积达240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1%,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2008年,嫩江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实施大豆、小麦两大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市县,高产创建面积分别为大豆200万亩和小麦30万亩,占全省大豆、小麦总创建面积的20%和60%。全县按照百亩核心攻关、千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动的要求,落实大豆核心区面积1200亩,示范区面积1.2万亩,辐射区面积198.68万亩;落实小麦核心区面积1000亩,示范区面积1万亩,辐射区面积28.9万亩,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今年全县麦、豆总产将突破3.9亿公斤。
发展对俄农业开发 在发展县域粮食生产的同时,嫩江县大力开展对俄农业开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俄农业开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已开发耕种了俄康区1000公顷大豆和蔬菜。今后利用3~4年的时间将把签订的6000公顷耕地全部开发完,实现年生产大豆1.2万吨。
创建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嫩江县以海江镇、伊拉哈镇、科洛镇等12个乡镇为重点,创建了100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下辖13010户农户,生产A级绿色大豆。实行标准化种植、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操作。嫩江县还在北空基地创建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实验基地。全面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工作,并已通过国家级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嫩江县还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争取现代农业试点项目。目前,全县共组建39个农机作业合作社,有效地提升了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和标准化作业程度,2007年共完成秋整地420万亩,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嫩江县还与省农科院加强合作,加大了农业园区的建设力度,现已建成县级园区1处,乡镇园区1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