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河海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明创建为契机,以岗位创优为着力点,实现了机关作风显著改善,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提高班子的议事决策能力,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黑河海关把“服务水平最优、依法行政最好、队伍形象最佳”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主题。全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海关干部队伍。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成立中心学习组,有针对性地加强关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消除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共青团、妇委会、工会等组织采取座谈会的形式围绕“帮扶解困、服务助学”积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关心残障学生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要为贫困学生送去捐款和慰问品。通过召开年度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先后通报表扬了拒贿1万元的缉私民警、义务献血的青年关员。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黑河海关以服务企业、奉献社会为宗旨,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水平,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关开展比、学、赶、帮、超,争创“文明科室”活动。以抓教育、守制度、重监督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使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执法活动都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聘请23名社会各界人士为监督员,完善内部廉政规章、信访举报等措施,以廉政促勤政,实现一岗双责,树立廉政海关形象。通过在中层干部中开展访贫问苦,结对帮扶,帮助下岗职工尹凤山筹措资金3000多元,建立了纸类批发点,彻底实现了脱贫。全体关员先后向扶贫点捐款、捐物数十次,2002年投入资金10万元,援建了“黑河海关小乌斯力希望小学”校舍。
为促进地方对外经济发展,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2007年共审批减免税746笔,减免货值1.02亿美元,进口关税2378万元人民币,进口增值税7305万元人民币,共办理行政案件6起。在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发挥了海关统计监管和辅助地方经济决策的作用。结合海关实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国家和海关总署以及俄罗斯外经贸政策变化情况、进出口动态。出台了《黑河海关支持黑河外经贸发展十项优惠措施》关员们坚持无午休、十二小时“七天工作制”确保进出境旅客通关顺畅。2007年,监管进出境人员124.7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有效地促进黑河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