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志愿者,在都江堰灾区参加防疫工作,想借家乡媒体向亲人报个平安。”5月29日,一个来自成都的长途电话打到了本报编辑部。
打电话的人叫付艳泉,是嫩江县新民林场职工。5月18日,他告别年已花甲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只身启程赴四川灾区做志愿者。
5月22日,付艳泉到达成都后,在双水辗街道报名成为一名救灾志愿者,被派往都江堰参与天马镇和徐家镇的防疫工作。据他介绍,震后的天马镇、徐家镇满目废墟,仅存的房屋也都成了危房,且余震不断。从都江堰到天马镇和徐家镇,坐车需要两个多小时。这里的房子之间相隔很远,志愿者每天要背着五六十斤重的防疫药桶穿梭在危房之间,许多人手脚都磨破了。由于天气潮湿、闷热,他们身上也都起了疙瘩。但为了不给救援工作添麻烦,他们始终坚持着。
5月29日与本报联系时,付艳泉因双脚被磨破,正在成都治疗。他说,地震灾情、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捐款、捐物之后,他就想到灾区去为那里的人们做点事,哪怕是倒杯水、扫扫地,也算尽了一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