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为解决我市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低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市开展“科技推广年”活动,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进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科技推广年”活动为载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才能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从当前形势看,发展现代农业,一靠投入,二靠科技,三靠机制,而核心还是要靠科技。要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观念,真正激发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极大热情,推广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深入挖掘农业增产增收的科技潜力,向农业技术要效益,引导广大农民走科技增收的路子。
以培训农民为基础,在提升素质上下功夫。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推广农业科技的关键。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法,按照“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大力培养新型专业农民。积极开展广普性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好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技直通车、农民科技书屋等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探索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围绕农业产业化发育,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带动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引导示范上下功夫。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和推广的平台。要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示范园区,加快适用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应用技术、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等十项重点农业新技术。广泛开展田间博览活动,推进园区示范成果转移和扩散。要严格科技示范推广程序,通过示范带动科技推广应用,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适用技术到位率和标准化种田水平。
以机制建设为突破,在规模发展上下功夫。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采取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有效方式,积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的大面积连片推广应用。要完善“第一车间”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带动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规模,推动专业化、科技化经营。要鼓励引导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经纪人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的集约经营,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以场县共建为依托,在借助外力上下功夫。依托科技实力雄厚的国营农场体系,大力推进场县科技合作,促进我市农业综合科技水平的提高。要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合作机制,实现共建互用。要建立科技培训合作机制,利用农场培训基地培训农民。要建立整村推进代耕机制,全方位引进农场的先进栽培技术。要组织农民特别是种田大户到农场学习,开阔眼界,学习技术,提高素质。
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根本保障。要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调整布局,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健全进村入户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技术110系统建设,开展即时一对一服务,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学校、技术协会等组织或个人依法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形成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鼓励和引导中青年农业科技人员结合生产实践选题立项,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