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限塑令”已从6月1日在全国各地实施,这项用经济杠杆来限制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以此遏制“白色污染”的最新举措受到众多环保人士的称赞。改变滥用塑料袋的习惯,不仅是老百姓的福祉,也是中国人关乎生态家园义不容辞的责任,此举意义深远。
空手出门,拎袋而归,确实为人们日常购物提供了很多方便,更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购物方式。这一习惯带来的白色污染泛滥成灾,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熟视无睹。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使用各种塑料购物袋达4万亿个,而回收率只占1%,我国每天仅买蔬菜就用掉10亿个塑料袋,加之其他行业的塑料袋用量也在每天20亿个左右。在深圳,350多家大型商业网点一年使用塑料袋就达17.5亿个之多,我国大城市仅超市行业全年使用塑料袋大约500亿个。这些塑料袋往往用过即扔,绝大部分不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巨大。有的大中城市一到风天,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刮的满天飞,挂在树上像“万国旗”一样随风飘舞,极不雅观。塑料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破坏土壤成分,造成粮食减产或绝产,更危及一些动物。有关专家说:这种塑料袋寿命非常长,埋在地下也要经过200多年才能分解。如此泛滥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家园就会变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塑料制品基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遏制白色污染,关爱生态家园,不管是每个公民,还是生产企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塑料袋购物之所以成为一个习惯,主要是有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消费者方便——商家免费供应——厂家有利益。在这个利益格局驱动下,牺牲的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环境。
“限塑令”已实施,这一次,国务院从源头抓起,淘汰超薄型产品,生产合格的购物袋并限期使用。将原来的利益链打破,一个遵循环保理念的新产业链将逐步形成,为改变滥生产、滥用塑料袋习俗创造了条件。消费者在不得不为使用塑料袋而花钱时,自然要算一笔经济账。假如人人都能用布袋、可降解的纸袋,或其他工具购物,不仅给自家生活节约了资金,同时资源意识、环保意识也会增强,逐渐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必然会使限塑行动收到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