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爱辉区打好“王牌”敲开致富之门 6.3
http://heihe.dbw.cn   2008-06-03 10:19:22

  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爱辉区主打“大小王”两张王牌:“大王”——抓特色;“小王”——重品牌。特色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有力拉动了农民增收,尝到甜头的农民种植特色作物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四嘉子乡大乌斯力村是远近闻名的“菇 村”,这里的黑油沙土、较大的温差,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具有种植菇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几年,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菇 产业,小小菇 敲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村民刘明德算了一笔账:以前种大豆每公顷毛收入大约4000元,成本1700多元,而种植菇 每公顷地毛收入3万多元,成本大约2000元。成本相近,但种植菇 的收入是种植大豆的7倍。他说“实实在在的收入最有说服力,种菇 让全村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今年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幸福乡长发村距离城区较近,该村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被市民亲切地誉为绿色“菜篮子”。今年幸福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00公顷扩大到500公顷,种植区域由长发村扩展到小黑河村、河南屯等六个村屯,预计总收益可达7000万元,占种植业总收益的40%。

  加快结构调整是今年爱辉区春耕生产的主旋律。紧盯市场变化,着力发展市场叫得响的品牌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如今全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并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爱辉镇的西瓜、西峰山乡的芸豆、上马厂乡的黄烟、四嘉子乡的菇 、幸福乡的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随着品牌效应日益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年内特色农产品订单规模已达3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现代农业模式在爱辉区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梁艳萍  常 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