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全省助人为乐模范”的张凌泉,现任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列车段齐齐哈尔车队队长。他真诚善良,扶弱济困,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常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表现。
车上帮扶旅客,关爱延伸百姓
自1991年开始从事旅客列车服务工作那一刻起,张凌泉就把为旅客服务好、做旅客贴心人视为己任。他广泛收集同行中老模范、老标兵的优秀事迹,从中学习良好的作风,结合所在班组、车队的特点,推出亲情服务,助人为乐,贴近旅客,努力营造快乐的旅行环境,在列车与旅客之间架起了一道心灵沟通的桥梁。当车长时,每趟乘务中,他的事务包就像是百宝箱,里面有针线包、急救药品、信纸、茶叶、书刊等等,只要能想到旅客在旅行中可能需要的,都不怕麻烦带在身边。十几年中,没有人能够记清他帮助过多少旅客解决燃眉之急,掏过多少钱为困难旅客垫付车费,护送过多少走失儿童与父母团圆……
2001年10月,马淑兰老人去北安领取退休金后返回黑河的途中,在车上突发心脏病。张凌泉得知后立刻带人采取急救措施,并妥善保管了老人携带的现金,直到老人脱险。事后老人家属制作了锦旗送到公司,感谢张车长的救命之恩。 张凌泉任龙镇线列车长时,经常会遇到一群逃票的小学生,这些贫困的孩子没有乘车的费用,胆大的就逃票,胆小的只能步行20多公里回家。几经考察,张凌泉在列车段领导的支持下,联系村屯的领导,发起“爱心助学”活动:每学期每名学生只交2元钱,就可获得一张一个学期的往返乘车车票,不仅解决了这些孩子的实际困难,更拉近了列车与乡亲们的距离。
热心驱散孤独,真情唤回幸福
在黑河,提起铁路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人们无不连声赞叹。
有一次,张凌泉遇到一位黑河福利院的盲人金大爷从北安回黑河,一路上张凌泉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着老人。临分别时,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你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好,我不会忘记你们的”。以后的几天,金大爷的身影总在张凌泉的脑海中出现,这份牵挂让他第一次走进黑河福利院。
于是,由当时张凌泉所担任列车长的龙黑线四组十名乘务员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每年的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服务队都带着慰问品到福利院与老人团聚,打扫房间,清洗被褥、衣服,给他们理发、梳头,还自编自演一些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和老人们讲笑话、聊天、唠家常。
平日里,张凌泉也常打电话到福利院,了解老人的生活、身体情况。当得知高大爷患了肝病时,他急在心上,及时买药给高大爷送去。每次离开时,高大爷都紧紧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高大爷临终前嘴里呼唤着张凌泉的名字,就像呼唤远游的儿子,围在病榻旁的人们都为之感动而落泪。
张凌泉所带领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常年为孤寡老人奉献真情的事迹在当地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和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自愿加入服务队的青年、团员迅速增加,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为六十多人。十多年来,服务队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
列车段所处的“三角线”一带居住着上千居民,从三角线至环城路五百多米的土路,沟坎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连出租车都不愿进去,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张凌泉就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平坦一条路,造福一方人”的活动,由列车段党员、团员、青年自愿参加的“便民护路队”义务修路、护路,自己找车拉沙石铺垫路面,顶着烈日挖排水沟,清理路边杂草……过往行人和居民不再受“水泥路”之苦,对这些默默辛劳的护路人交口称赞。
无私的奉献换来了真诚的回报,十几年中,张凌泉先后荣获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青年、全市十佳青年志愿者、全市道德之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百名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