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2007年黑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heihe.dbw.cn   2008-04-24 10:58:00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求实开拓,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599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024万元,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263928万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705508万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06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39.4:16.5:44.1。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8%。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居住、衣着、烟酒及用品、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分别上涨13.1%、9.4%、7.5%、5.4%、4%、2.4%、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8.5%。

  二、农业

  农业减产不减收。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18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3万公顷,同比增长2.3%。粮食产量152_4万吨,同比下降10.2%。主要农副产品如下:

            绝对值(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52.4            —10.2

  水 稻   6.3              5.0

  小 麦     36.8         40.5

  玉 米    15.9       持平

  大 豆   78.5        —24.4

  薯 类    9.5           —12.8

  油 料   0.1          持平

  亚 麻    2.5       —43.2

  甜 菜   4.8       —58-3

  蔬菜水果 28.4     —25.1

  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绿色食品播种面积8.9万公顷,产量23.1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1275公顷,完成造林面积784公顷。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封山育林面积6000公顷。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大牲畜存栏22.1万头,同I=匕增长14.1%,其中黄牛存栏15.2万头,增长15.8%;奶牛存栏5.7万头,增长16.7%。肉类总产量4.6万吨。水产品产量6713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9.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拥有农用拖拉机8.5万台,比上年增长0.8%。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6.2万吨,增长1.6%。农村用电量13855万千瓦时,下降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7115万元,增长20.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7708万元,尉比增长4.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40787万元,增长5.4%。中省直工业实现增加值17326万元,增长3.4%;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67497万元,增长21.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减变化情况如下: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29.72987     3.4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26336          1.1

  水泥.     吨             707673        59.8

  啤酒     吨          15655           —0.9

  塑料制品 吨       648            25

  食用植物油 吨   3903        —20.5

  乳制品   吨      15605      10.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0.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5886万元,同比增加3617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22072万元,同比增加3’752万元。

  建筑业生产速度加快。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98085.4万元,同比增长68.2%,。施工房屋面积70410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1%;房屋竣工面积570357平方米,增长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近十年最高水平。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01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0593万元,下降28.8%。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农林牧渔业投资12438万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66142刀元,教育事业投资8567万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69646万元,比上年增长2.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1%,比上年下降17.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995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34762平方米,分别下降31.1%和2l%。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仟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757万元,比=匕年增长15.5%。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3863万元,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8894万元,增长15.1%。从行业看,批发业130360万元,增长15.7%;零售业131909万元,增长15.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8191万元,增长15.9%;其它行业零售额2297万元,增长3.5%。从商品类别看,吃的商品零售额166379万元,占零售总额的50%;穿的商品零售额72208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额78198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3 .5%。

  六、对外经贸及旅游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3642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2%。其中,出口总额224901.5万美元,增长51.6%;进口总额11521.3万美元,增长14.8%。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48064.6万美元,增长160.5%,民间贸易36369.1万美元,增长15.3%,一般贸易151887.6万美元,增长40.2%。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边境旅游出入境人数44.3万人次,增长18.7%。其中,出境0.8万人次,下降4%;入境43.5万人次,增长19.2%。

  七、交通

  全市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完成铁路货运量101.1万吨,铁路货物周转量14050.5万吨公里;公路货运量769万吨,公路货物周转最43384万吨公里。完成铁路客运量1 12.2万人,铁路客运周转量20870.2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30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髓58393万人公里。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0352万元,同比增长28.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185万元,增长30.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364151万元,增长1 8.6%。

  金融存款增加货款减少。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4528万元,比年初增长1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92247万元,比年初增长10.4%。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1325682万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266565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8.5%和2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0466万元,比年初下降3.4%。

  九.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788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92323人。职业中学在校生4719人。小学校在校生11372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36%。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站)7个,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50个,黑河电视台6座,电台5坐。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2%,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5.1%。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5451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7054人,其中,医师3284人。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78个。其中,医院57个,卫生院6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获国家级比赛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获省级比赛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19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27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93人。有自然保护区24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2个,面积43.1平方公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二、人口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174万人,比上年增长0.27%。其中,城镇人口62万人,同比下降0.2%,占总人口比电35.5%;乡村人口112万人,同比增长0.54%,占总人口比重64.5%。全市人口出生率8.09%。,死亡率4.04%,人口自然增长率4.05%。

  十三、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年末,全市在岗职工113788人,比上年减少3.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06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40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0元,比上年增长21.8%。农民入均纯收入3946元,比上年增长12.6%。

  社会保障事业平稳发展。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71017人,企业参加失业保险职工9024人,企事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80545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牛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黑河市统计局

  2008年4月19日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