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采取务实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实现开门红,增幅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187万元,同比增长44.3%,增幅较同期增加28.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2606万元,同比增长71.6%,增幅较同期增加48.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854万元,同比增长86.2%,增幅较同期增加41.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继续有效地推进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把发展工业放在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各地特点确定发展思路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适合本地工业发展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全力以赴推进,形成了全市抓工业的良好氛围。
为了确保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各地、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组织。市经委通过科学测算,合理地确定了市直企业、各县(市、区)的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并坚持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分析,按月发布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月报,突出反映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状况,较好地发挥了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一季度,列入重点考核的9个主要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482万元,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25691万元。其中,煤炭、热电生产及供应、浸油和冶金四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加10873万元,占全市增加额的95.9%,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42.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加4802万元,占全市增加额的91.3%,拉动全市工业利税增长65.4个百分点。列入考核的35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0898万元、4951万元,分别拉动地方工业增长53.4个百分点、77.8个百分点。
全市各地、各部门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强化协调服务,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解决涉及工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相关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使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使2007年完成的工业项目迅速开展生产,增加了工业经济总量。市政府在西部山区开展对重点企业调查研究,面对面地指导工作,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行和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继续保持了矿产、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了解决工业企业所需动力问题,市经委协调省经委、哈铁局等建立了重点企业保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市直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和合作区硅业基地建设。同时,全市各部门还积极落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下大力气减轻企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