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包鼓了,懂技术了,困难解决了,活动丰富了,社会安定了。七星泡农场的职工群众在这个农场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的“五民”措施中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生活,在欢笑中享受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做活特色产业 富民
麦豆是这个农场传统的种植作物,结构单一,单靠它富民空间很小。盯住市场调结构,经济作物亚麻落户到这个农场,种植面积2.2万亩,年创效益750万元,种植户发了。做大这项产业,建亚麻加工厂两个,亚麻加工厂不仅使亚麻过腹增值,又使21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这些家庭年均增收6000元,接长了增收链条。
发展狐貉、獭兔特色养殖,这个农场提供信息、技术、房舍,负责防疫、疾病治疗,还帮助贷款解决资金。在两个居民组建立了毛皮动物养殖示范区,组织成立特色动物养殖协会,定期组织养殖户外出参观学习。政策的拉动和扶持,470户从事了狐貉和獭兔的养殖,年效益300多万元,实现了土地以外增收,成了一项富民的朝阳产业。
多措并举培训 智民
培育知识型农民。该场围绕职工群众在发展经济中的所需所求,有的放矢地利用电视台开办了网络致富课堂,传播培训畜牧养殖、瓜菜种植、特色经济等实用技术,滚动播出,并设有疑难问题解答栏目。利用冬闲时间和生产季节聘请省内和垦区的专家教授来农场授课,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新技术和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多措并举的培训实现了职工群众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提高了职工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通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500多人拿到了种植、养殖、农机、加工等技术工人等级证书,使“土包子”变成了有技术身份的“大能人”。
开展文体活动 乐民
活跃职工群众的文体生活,提高职工群众的身体素质,每年都举办文化艺术节活动,活动贯穿全年。艺术节上,广场文艺演出、书画摄影艺术展、盆景花卉艺术展、家庭才艺PK赛活动的主角都是职工群众,节目自编自演,老少齐上阵,其乐融融。活动让一大批有文艺才能的人有了展现的机会,登上了舞台,给农场人带来欢乐的同时,自己也成了农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并带动起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篮球赛、乒乓球赛、运动会不用农场操心,都是由协会主办,企业和私营老板积极赞助,实现双赢。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体活动,将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带进了千家万户,将欢乐撒向了每一个角落。
完善服务方式 帮民
这个农场对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摸底调查,掌握实情,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对120户急需帮助的家庭为其量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包括增收项目、途径、措施和增收数额,并建立了一户一策民情卡。机关和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与他们结成对子,经常深入到对子家中,在各个环节上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具体到位的服务方式确保规划的完成,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健全平安机制 安民
构建和谐平安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个农场健全了全民参与的治安防范网络、治安管理网络、反应迅速的打击网络。成立基层治安联防队38个,选聘治安防范信息员45人,治安隐患监督员120人,平时与单位领导和包片民警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风吹草动和不正常的现象,立刻向上汇报,使公安机关时刻保持耳聪目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案件的发生。近几年这个农场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在垦区是最低的,第一批被农垦总局党委和总局命名为“平安农场”。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平安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