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逊克县打造边城文化大县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这个县依托优势、强力推进,已经初步形成融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人文特色于一体的边城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北国雾凇——边城文化的品牌名片。近年来,逊克县大平台雾凇引来5万多中外旅游参观者。逊克县紧紧抓住这一文化“软实力”,在大平台建立了旅游基地,增强接待能力。这个县在哈尔滨成功举办的北国雾凇之都(逊克)风光摄影作品展,叫响了逊克雾凇旅游品牌,加快了雾凇产业开发,更对提高逊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红玛瑙艺术节——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逊克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红玛瑙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艺演出质量,这个县投资建立了江畔大舞台提高了演出的效果。逊克县十分注重群众文化建设,群众性业余文化团体各具特色,有农民电声乐队19支,还建立了铜管乐队、民乐队、京剧团及老年青松歌舞团等,每年“城市之光”广场文艺演出达40多场。为了丰富活动内容,逊克县借助口岸与俄罗斯米哈伊洛夫区政府民间文化团体进行交流,为红玛瑙艺术节增添了异域风情。
农村文化大院——文化大发展的主阵地。逊克县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共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摄影基地、文化活动中心和12个文化活动室,完善了16个标准化农村大院,建立了24个农家文化书屋,为深入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在刚刚结束的省电视台主办的“咱村也有文艺人”擂台赛活动中,逊克县取得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该县文艺创作形势喜人,新人新作屡创佳绩。小品《农民工与老板》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活动,获得表演奖;车陆乡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