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消防队,消防车,部队编制,现役军人,扑火救助,为民消防。农村咋办﹖爱辉区自办乡村消防,这从来没听说过的事儿成了现实,结束了农村无消防的历史。
至今,爱辉区办农村消防仅一年时间,虽说起步晚,可步子迈得大,一开始就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目前的爱辉区消防设备配置、队伍建设、内业管理主要指标黑河市领先,全省名列前茅。
多少年来,爱辉区农村消防几乎一片空白,处于无消防车、无专用水泵、无消防队伍的“三无”状态。农户家着火,采用多年一贯制传统方法,用水桶、脸盆提水扑救,难以控制火势,任其烧下去,眼巴巴的看着房屋、财产被毁灭,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尤其山区村屯发生家火,更不好处置,易于火烧连营,家火上山,引发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区委主要领导到农村调研时,听到农民受火害的呼声,心情很沉重,思考农村办消防的事。他把这个想法提交到区常委会议上讨论,取得一致的看法,被列为关注民生的大事行列。
如何办好农村消防﹖爱辉区委、区政府又进行新的探讨。去年4月中旬,区里派相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后,拿出可行性方案。5月中旬,区财政投入63万元,购置7台防火车原有l台,共8台、36台手抬机动泵、144台灭火器,迅速下摆到除城郊乡镇以外的8个乡镇,由政府指挥管理;水泵、灭火器分配到村屯。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一步登高,短时间内不仅填补了爱辉区农村无消防的空白,而且实现了农村消防机械化、网络化、专业化。
消防队、消防车在农村扑火战斗中显神威。去年7月的一天,西峰山乡新建村一户农家的草垛起火,草垛离牛舍及住房很近。乡政府接到火警,指令消防车、义务消防队员立即赶赴火场,将火扑灭,保住了6头奶牛和民房的安全。村民们大加赞许:消防车这家伙真好使,浇水快、水量大,要不,火烧连营,就惨了。
消防车虽然驻在各乡镇,但关键时刻,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共同参战灭火。去年秋防期间,罕达汽镇的木耳村、三分场、四分场因干旱无雨,引发地下起火燃烧,靠人工扑打效果并不明显。于是调集西岗子、爱辉、上马厂、罕达汽4个乡镇的4台消防车,协同消防中队2台消防车并肩战斗,死看死守,用消防车浇水一个月,直至全部将地下火浇灭,在森林防火中发挥了特有的灭火作用。春、秋森防期,乡村消防跟森防紧密结合在一起;冬、夏时节备战家火防消,一年四季消防工作都在警惕、紧张地运转着。
针对山区、半山区的特点,爱辉区因地制宜,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面向农村消防社会化,标本兼治,防消并重,从乡到村,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全区已普遍建立以乡镇专兼职消防队为中心,乡村农民义务消防队为补充的新型农村消防队伍。经过培训,他们消防业务熟练,行动军事化,敢于打硬仗。
农村消防,“防”字为先,先防后消,是消防之道。强化火源管理,大风天高火险天气,以风为令,村屯迅速升挂禁火旗,播发防火警报,及时组织公安民警、农民防火巡逻队,农村妇女督导队等力量巡查和看护,落实大风天禁火限电等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火灾的村屯重点治理,并制定相应扑救大面积火灾方案。发现火情,消防车、消防队立即扑救,把损失减到最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