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之际,市东胜乡东北村党支部书记陈云海家,每天人来人往、穿梭不停,仍然像过年一样热闹。他们是忙着“入会”、惦着“挣钱”的。
东北村有农户650户、2800多人口,土地2万多亩。 2004年,支书陈云海联络8家农户,创办了富民经济联合体。虽赚些“散碎银两”,但很不“解渴”。2005年,通过和周边部队农场搞土地承租,采用小垄密植、机械化作业、农艺加农机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试验,使种植的大豆在大灾之年仍获得好收成。
2007年初,富民经济联合体推行了一种“分红保底式土地联营”新模式,把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到联合体,实行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利润分配上不封顶,多产多分;下保底线,灾年不亏。25户会员入股,连片种植大豆1071亩,由于采用了高产栽培技术,加上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优势,使种植的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入股农户每亩纯剩330元。土地“托管”了,农民“解放”出来了,加上外出或在协会打工挣的钱,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陈云海带领的农民协会让农民会员尝到了甜头,也让更多急于致富的村民坐不住了。今年,要求入会入股的村民猛增到100多人。这虽然让陈云海犯难,但他心里非常高兴,他说:“创办协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协会的带动,让全村农户都富起来。”
可人多地少,怎么办?
陈云海一边组织人员为入股农户测土连片,一边联系外包土地,仅几天功夫,“问题”就搞定了。今年,他们计划连片种植大豆8000亩,土地范围辐射周边村屯及部队农场。种植方法仍然采用整地、购种、播种、管理、收割、销售都统一的经营模式。
与去年不同的是,由于今年“托管”土地多,连片面积大,为确保入股的农民增收,分红保底价格是根据每块地的土质及产量来确定的。此外,他们还与种子部门签订了协议,8000亩地全部作为种子繁育基地。这下,等于上了“双保险”!由于今年入股人员增多,连片种植的土地面大线长,现有的农机具有点“吃不消”。日前,他们又购进了14台精量点播机。届时,这些“新式武器”将派上大用场。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了新动向。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今年不走了。去年村里搞的土地分红保底经营,让入会入股的村民都赚了,在外打工挣的钱和土地“入会”挣得差不多。土地不用管了,作为会员,还可以在协会里打工,岂不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陈云海说,回来了,就得有地种、有事干,这是必须的。不然,要我这个村支书做啥?要我这个协会会长干啥?这朴实的话语,任何人听了心里都会热乎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