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爱辉区迎来公路建设大干快上的新形势。3月11日,省下达给该区2008年计划项目:通畅30项274公里;通达工程4项135公里。今年底公路改建完成后,通村率可达90%,通畅率提高到77%,并形成网络化新格局。目前,这个区已备沙石料10万立方米,占需要量的47%;储备水泥2万吨,占需要量的48%;工程招邀标结束,完成外业勘测,只待5月中旬各标段陆续开工。
爱辉区公路建设呈现两大亮点:西部环线相通;东部纵向联网。今年,西峰山乡到张地营子乡泡子沿村30公里白色路面开通,路基宽7米,路面宽4.5米。至此,形成新生乡、西峰山乡、张地营子乡环线通畅。罕达汽镇桦木排村与新生乡路相连,又是一个小环线。东部纵向联网,乡村路与202国道及黑河至逊克边防路连接,干线带村路,实现村村通畅。
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为农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水泥路面修到家门口,路好走,农民出行方便;种地节油省钱;搞运输快捷;农副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增值。去年西峰山乡新修水泥路面通车后,吸引老客到新建村、龙泉岭、新西村收购大豆、芸豆,不出门,1公斤就能多卖2角钱左右。都柿、榛子、蕨菜、蘑菇等山产品成了抢手货,也能卖个好价钱。今年修路的劳动力就近就地招用农民工少说2000人,按日工资最低60元计算,干3个月一个工期,又给农民带来增收1000多万元的实际效益。
面对今年公路建设施工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的实际情况,爱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新调整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机构,由区长直接担任主管领导,出台了一系列地方优惠政策。农村公路建设中,凡涉及到矿产资源、水利河道沙石、占林地、土地、草原、建安税等相关费税一律实行减免政策。同时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乡、村公路每公里给予的配套资金、受益村屯的出工投劳、备沙石料等折合人民币1008万元。
爱辉区工程主管部门除自身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及管理外,又加大了社会力量对公路质量的监督力度。凡受益村屯必须推荐4名以上农民担任质量监督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督,有效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区人大、政协将定期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工程各环节的严肃性和依法监督的公正性;区委组织部门也把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作为考核交通系统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