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把握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县情,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行动,抓紧抓好各项工作,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树立战略思维,推动科学发展。嫩江处于进入大兴安岭地区、通往对外开放口岸黑河市的重要交通要道会合处,区位优势明显;矿产、煤炭储量丰富,土地肥沃,是农牧业生产的黄金地带,资源优势突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必须把握要旨,与时俱进,加大观念创新力度,立足于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要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私营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战略,加快县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把嫩江建成黑龙江省西北部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最具魅力的区域经济中心,尽快跻身省强县,早日实现“富裕、秀美、和谐新嫩江”的目标。
二是统筹各方要素,推动快速发展。嫩江发展优势在资源、发展潜力在项目、发展希望在工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要素和力量,合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要进一步提高粮经作物、畜牧业、林产经济比重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百万吨大豆、百万吨小麦、20万吨甜菜、9000头奶牛、2万吨商品奶源工程,壮大麦、豆、薯、肉、乳、甜菜、中草药等主导产业基地。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关联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旅游产业、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改进措施,实现全面发展。按照十七大“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的要求,在巩固场县合作共建成果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农场模式化栽培和三个领域的延伸。
三是切实改善民生,推动和谐发展。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全面启动统筹城乡就业工程,认真落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城乡人口充分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积极开展扶贫助残和慈善救助,保证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额度。落实好国家工资增长政策,努力创造条件,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水平,千方百计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深入开展“平安嫩江”建设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重拳打击毁林开荒、乱砍盗伐行为。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改善民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载体,按照新建与改造并重,住房与基础同步,环境与形象齐抓的思路,整合农村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实施综合配套,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推进“秀美嫩江”建设进程,营造“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发展保障。要在大稳定、小调整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行重要岗位交流轮岗制;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中的一把手要强化问责、诫勉制度。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勇于碰硬、永不退缩的过硬作风,服从组织、言行一致的严明作风,积极主动、灵活高效的勤快作风,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