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坚持强化五项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力争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爱辉区从备春耕生产入手,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增产业,重点发展杂豆、马铃薯、亚麻、小麦、优质双高大豆产业带,扩大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加快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实现种植业结构优化;新增大鹅2万只,獭兔1.4万只,扩大河蟹养殖面积,加快发展特色养殖;启动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增加优势农产品出口总量;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境外农业开发面积,力争突破10万亩;壮大劳务产业,实现劳务收入5000万元;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监控面积70万亩,推进50余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水产品认证;加大林业经济开发,建立北药种植示范基地300亩,发展食用菌生产200万袋。
加大惠农政策争取和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搞好对接,做好各项惠农资金和建设项目争取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245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加强农业开发项目实施,及时把50万亩良种项目资金和争取到的1404万元省农业开发资金下摆到位;加大地方财政支农力度,近期投入50万元用于抗旱打井,投入60万元使农业“阳光保险”覆盖面从3.1万亩发展到30万亩,投入30万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投入深松补贴资金200万元,投入50万元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体系。
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目前,12个总示范面积2.785万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辐射带动面积50万亩,分别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3%和40.7%。园区实现播种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施肥科学化、喷药效能化、管理规范化和收获机械化,促进全区农业生产整体上水平。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该区通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院区共建活动,加快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同时开展沃土工程,完成农家肥应用面积3万亩、秸秆还田面积30万亩;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大豆“小垄密”种植面积5万亩、“垄三”栽培30万亩和小麦模式化栽培10万亩;继续开展测土施肥工作,扩大有机活性生物肥使用面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作用,发展订单种植面积50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力度,新增一批抗旱水源井和节水灌溉工程,争取新组建5个农机合作社,争取大型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00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32台(件),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深入开展场区共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完成改造面积2.35万亩;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建设,适时开展人工降雨和防雹减灾作业,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