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头顶军徽、胸佩金光闪闪的奖章,一次又一次神采飞扬地站在领奖台上时,他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拼搏进取永远属于未来。他,叫董亮,是现任北疆“黑河好八连”的政治指导员。
从军报国无怨无悔
董亮出生在哈尔滨市,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98年,正在读高二的他,感受了哈尔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作为学生会干部、班长,他带领同学去慰问抗洪官兵。当他看到一个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官兵,灰头土脸、挥汗如雨,扛着沙袋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但始终一往无前……看到这样的抗洪勇士,让他从心底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敬佩之情,他暗下决心:“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2000年高考过后,他以高出重点本科分数线57分的成绩,拿到了大连陆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毅然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军校学员。
四年紧张的军校生活,他不但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而且连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毕业分配时,有人问他是留在大连还是回到父母身边时,他却说:“大连这个国际大都市是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回到父母身边既是亲人期盼,更是孝子的心愿。但我想,作为新一代青年军人更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他带着一颗赤诚之心来到了边防,他被分到了全军闻名的窗口连队——“黑河好八连”。
严格律己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从军校毕业的全优学员,董亮勇于正视不足和差距,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在他的带领下,全排作风更加过硬,年底被评为先进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走上指导员岗位后,他经常来到战士中间,认真倾听他们所思所想,了解他们所期所盼。还邮购了相关书籍,学习讲课方法和艺术,并把驻地当年保家卫国的斗争史、边防部队的发展史编入“黑河好八连”经常性教育教案,每次讲课他都认真备课和组织讨论,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他的课越上越精彩,渐渐地获得了官兵的好评。在省军区连长、指导员岗位练兵比武中,他获得政治授课第一名,被省军区树为“岗位练兵标兵”。
立足岗位奋发有为
担任指导员不久,在一次组织干部、士官围绕科学建连座谈时,董亮以“新形势下,连队执勤靠什么”为题,组织大家讨论。场面异常激烈,但讨论的结果大多都是过去的老办法。最后他在座谈总结中说道:边防执勤过去靠的是官兵不畏艰苦、爱国奉献的精神支撑,靠的是官兵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的战斗精神。而在今天,要维护边境稳定,必须改进执勤模式,走科技控边之路。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借上级信息化建设试点之机,建成了以连队指挥控制室为中心,以四个观察哨为依托,全线无缝隙昼夜监控系统。实现了“边情报知快捷化、执勤监控实时化、指挥控制高效化、教育训练网络化”。执勤方式的转变带来了边境管理质的飞跃。
他还组织官兵学文化,开展了“十二个百分之百”活动,形成了全员强素质、人人想成才的良好氛围。如今,连队80%的战士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18名干部、战士通过了本科自学考试。先后涌现出了全军优秀士官庞俊华、军区优秀共青团员隋鑫等一大批“兵专家”、“小能人”。连队被省军区评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董亮被分区树为优秀大学生干部标兵,荣立二等功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