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水利事业发展,关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加快推进以防汛抗旱、饮水安全和水电开发为重点的水利事业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时代的召唤、发展的要求,更是党和国家的重托、群众的期盼。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我们要按照这一主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水利需求为重点,加快推进水利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全市人民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一、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我市水资源丰富,蕴藏量达135.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049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我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旱灾害时常发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后续潜力不足的矛盾已经有所显现。同时,我市节水工作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益不高。如果我们不从战略上深入思考水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科学处理用水与节水的关系,水资源后续乏力将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与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行业、各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指标,确定生产或服务科学用水定额;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实现;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节水、高效目标。
二、加强饮水安全建设,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饮水问题”的指示精神,把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重点部署,重点推进。“十一五”期间,本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所需投资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等共同承担的原则,统筹规划,分县域、分阶段、分层次解决,全市规划新打人畜饮水井364眼,解决395个村屯20.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当前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饮水安全工程建、管、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做到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按照合理开发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要求,以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用水、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用水为目标,新建和扩建逊克县供水工程、嫩江镇供水工程等调蓄水工程,满足群众生活用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要。同时,严格控制超采地下水的取水工程,努力推进用水结构的合理化。
三、加强防洪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洪减灾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黑龙江、嫩江防洪体系建设,重点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标准。确保黑龙江干流黑河城区堤防(三期)工程按期开工建设。组织好黑河城区南大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发挥城市防洪效能。继续推进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建设,在北安石远等6座小型水库已列入国家三年除险加固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投资计划,在2009年之前完成北安石远、嫩江青年、爱辉区富拉尔基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提升中小型水库防洪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防洪指挥管理体系,有效规避、控制和分散洪水风险。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职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水库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汛期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确保水库行洪安全。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和应急抢险方案,提高防洪应急指挥管理能力。
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夯实抗旱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万亩以上灌区10个,力争建设规模达到24.76千公顷;规划新增水田灌溉面积16.40千公顷,改善灌溉面积6.64千公顷;规划建设旱田节水灌溉项目24个,计划新增旱田喷灌面积8.6千公顷,滴灌面积0.2千公顷。对易发生干旱的地块,多打抗旱水源井。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人工增雨作业保护耕地面积。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引导受益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在统一规划、尊重民意的前提下,以政府补助为引导,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的难题。树立全社会办水利的思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水利项目。对农业开发、商品粮基地等涉水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利用,发挥水利工程的整体效能。
五、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努力增加经济财源。我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黑龙江和嫩江两大水系大小河流631条,主要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7万千瓦。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建成11座电站,总装机为13.99万千瓦,年发电量3.82亿度,总产值达1.4亿元。目前,国家正在实施节能减排和以电代燃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股份制和自筹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水电开发建设速度。“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快爱辉区金湾电站建设步伐,推进逊克县新鄂、乌宋岗(二、三)等5座水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全市水电装机规模达到31.56万千瓦,达到可利用水能资源的47.1%,通过水能资源合理利用拉动经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节约生命之水,共建和谐社会,是每位公民和各级政府、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提高对全市水资源状况的科学认识,树立水忧患意识,强化节水观念,认真执行水法律法规,积极履行水资源保护义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