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城更要树新风,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红色边疆农场就出现了很多新事新时尚,取代了以往的陈规陋习。
女人走出小天地
阎英收完秋以后就来到场部的边疆饭庄打工,一个月600元钱,5个月收入3000元,顶一般工人半年工资。像她这样在外地或本地打工的小媳妇在红色边疆农场有300多人,她们最远的到大连、天津、江浙一带,附近黑河、孙吴、哈尔滨等地居多。
以前一闲下来,女人们仨一伙俩一串的凑在一起打扑克、摸麻将。近两年她们的思想转变了,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误区,冲进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41岁的李晓红家庭并不困难,家里种了200多亩耕地,是农场的富户。可是她很要强,去年刚一入冬就到黑河市找活干,眼勤手快的她被一个综合批发部看中,在那里搞批发,挣提成,一个月七八百块钱的收入。她准备全年都在那里打工,反正家里的地丈夫一个人也能忙过来。
豪饮逐渐被取代
红色边疆农场的本地人都擅长喝酒,以前朋友聚会、宴请宾朋总是以酒论英雄,可是随着一些喝酒引起的综合症越来越多,他们不再用劝酒、拼酒来表示诚意,而是以健康为前提,以发家致富为话题,以加深友谊为主题,酒就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媒介。在今年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总是以客人的意愿为主,白酒、啤酒、果酒、饮料自选,想喝多少自己把握。
二区职工张国辉说:“以前朋友在一起喝酒总要尽兴,可是喝多了,家人埋怨,自己身体也受害,弄得大家都不乐和。现在大家随便了,媳妇们也不反对哥们聚会了。”现在大家在一起小聚,为的是唠唠咋种地,咋致富,互相学习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