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球山农场小学根植黑土地,唱响“绿色”歌,这所学校以“环境育人”为办学特色,扎实创新“绿色学校”工作,从而使“绿色学校”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2001年被省环保局授予“绿色学校”称号后,为了使“绿色学校”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所学校更加重视“绿色学校”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的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具体由教导处和教研组负责“绿色课程”的落实,政教处和少先队负责“绿色活动”的实施与宣传,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与此相一致的学习制度和开展环境教育的考核制度,努力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多方位的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让环保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并向社会广泛宣传。
学校把建设高水平“绿色学校”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明确了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发挥德育活动的整体功能,与科学标本组、劳技小能人组等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融入农场社区活动,参与社会环境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环境知识和法律法规,养成负责的环境道德意识和有效的环境保护能力,并引导和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
为了美化校园的环境,全校师生自己动手捡石头、挖土、打水泥板和建跑道;学校组织教职工上山挖回了盘根错节的山槐、柞树等十余种300多棵树木移植于校园中,全体师生自己动手修建花坛320平方米,水泥板800平方米,跑道400米,植草坪3400平方米,校园植树800余棵,直接节约经费5万余元。通过自己的劳动,学生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环境,学校组建了“护绿志愿服务中队”,负责保护学校周围花草树木、绿地。
校园景观小区和体育健身区的建设,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投资近4万元,建成了两个风格各异的景观小区,被师生亲切地称之为“沁满心血和汗水,沁满花香和鸟语,沁满耕耘和希望的沁芳园”。在投资近2万元建成了以“生命之光、成长、明天”为主题的雕塑群的基础上,又投资兴建了别具特色的宣传栏,投资2万余元,建成了1300平方米的健身区。校园景观小区和体育健身区的建成促进了“绿色学校”建设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
学校还根据新课程育人理念对楼道墙壁文化进行了重新设计,楼内建成了以“星、源、情、远”为主题的楼道文化,在“十小明星”中专设了“绿色小卫士”,目的是激励学生争当“绿色小卫士”;楼内四季盆花盛开,每个班级养植4种盆花,每层楼道按不同季节摆放统一的一种盆花。在环境建设中,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学生们学到了很多劳动知识,掌握了劳动技能,既品尝到了劳动的辛苦,又体味到了校园环境建设的芳香。
经过近几年的科学规划和精心建设,格球山小学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绿化面积逐年提高,育人氛围愈加浓烈。在省教育厅和环保局的联合检查中,格球山农场小学的环境育人工作受到了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