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五市新农村围绕“六个新”推进 2.21
http://heihe.dbw.cn   2008-02-21 09:26:47

  五大连池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围绕“六个新”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推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五市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分战略”深入实施。特色绿色,优质专用品种面积不断扩大。积极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扶持龙镇粮食批发大市场进行改扩建,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扶强扶壮格球山北绿食品公司、二龙山、襄河、尾山马铃薯淀粉加工等农事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辐射牵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建立了奶牛、肉牛、山绵羊、特种畜禽、白鹅养殖基地5个。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3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100人,实现劳务收入1.76亿元。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658元,同比增长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五市改建农村公路327.2公里,基本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问题。新打人畜饮水井24眼,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68%,初步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砖瓦住房面积3.68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7.6平方米以上,砖瓦化率达50.4%,加大了试点村建设力度。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新进步。认真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大乡村控辍力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投资1800万元,新建、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5所1.57万平方米,全部消灭了农村学校D级危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新建6所乡镇卫生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实施,农民参合率达到9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稳步实施,发放奖扶资金28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为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62.3万元。投资600万元的市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农村276名五保户实现进城集中供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广播电视、乡村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有线电视、通讯传输网络实现全覆盖。 典型示范作用注入新活力。五大连池市确定的12个省级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引领发展。龙镇发展村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马铃薯的技术已炉火纯青,该村2007年人均收入将达到7000元。龙镇开发村1万多平方米棚室蔬菜以反季节和早上市抢先;新发乡和民村蔬菜生产强化无公害;兴隆乡四合村扣棚大蒜面积逐年扩大,主打“特”色牌。双泉乡龙丰村奶牛专业养殖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团结乡永安村、建设乡新兴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矿泉水稻成绩斐然,等等。这些试点村成为引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个新亮点。

  各类技能培训掀起新高潮。为适应新时期大范围、高技能农民培训的需要,筹建了市职业技能培训实验实训楼,并购置了电焊、电工、电子设备。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以增强农民致富技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目的的各类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510期,培训各类人员6万人,发放科技书籍4000册、科技资料及宣传单2万份。其中,劳动就业部门组织“阳光培训工程”培训153期,免费培训968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训人员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率达100%,年均收入6000元左右。市妇联开展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举办求职人员培训班5期,培训农村妇女206人;农业科技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9806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展现新气象。他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为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集中授课9期,先后5次组织乡村干部赴山东潍坊、江苏无锡、苏州和甘南兴十四村考察调训,有效地提高了村干部在基层政权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作者:靳荣君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