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追忆上海知青李志坚 1.24
http://heihe.dbw.cn   2008-01-24 09:53:08

  美丽圣洁的逊别拉河宛若一条玉带飘舞在逶迤的峻岭之间。河水滚滚东流奔腾向前,传颂着上个世纪60年代末插队女知青李志坚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河南屯是孙吴县腰屯乡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逊别拉河畔。这就是上海知青李志坚第二故乡。

  李志坚原名李海婴。1952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华山路一个革命军人家庭。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革命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是留校就读,还是支边下乡?受过革命军人家庭熏陶的她,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在父母的惜别和祝福中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1969年4月,她到东北边陲孙吴县河南屯生产队插队落户。她立志把青春和一腔热血献给这片肥沃的土地,献给这里的人民,她改名李志坚。从此,李志坚的身影出现在河南屯的里里外外。出现在北大荒的风风雨雨中,出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各个角落。

  她来孙吴时,行装是一床父亲在部队转战南北用过的军被。一个用掉了把的军用搪瓷缸,一个军用水壶、一个书包。她穿的胶鞋补了又补,戴的手套缝了又缝。一条短裤、一件小棉袄都补过了18块以上的补丁,这哪像一个十七岁花季少女的打扮﹖每次生产队派她外出开会。她都把会议期间发的补助费全交给队里,直到牺牲时,生产队还存着她上交的几十块补助。李志坚在生活中一向艰苦朴素,对“战友“却是春天一样的温暖。1969年7月,知识青年小蒲接到家信,得知母亲病重,家庭经济困难。这件事让李志坚知道后,就悄悄地用小蒲的名义寄去20元钱。小蒲的母亲病好后,经队干部了解,才知道是李志坚寄去的钱。小蒲两眼泪花,激动地握住李志坚的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李志坚无论走到哪里,都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她外出开会住在招待所里,帮助服务员干这干那。在火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帮带孩子的妇女打水。有人问她姓名,问急了,她就干脆地说:“我姓勤”县招待所的同志都称赞她:“小李同志住在这里就像我们的服务员。”

  1970年,孙吴县新建奋斗公社,在荒山野岭上白手起家,真是“天大的房,地大的炕,冷馍冰雪来充饥……”创业条件极为艰苦。李志坚积极响应号召,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边疆。

  1970年3月5日,这是她离开河南屯去奋斗公社的前一天。她带病坚持劳动,大伙劝她休息,她都不肯。下午3点多给食堂挑了两担水。当她第三次挑水时,病弱的身体再也不听支配。她双手紧握辘辘把,使劲摇着,突然眼前一黑,不幸落到井里,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李志坚因公牺牲。

  李志坚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北大荒的革命建设事业,献给了她的第二故乡。

  中共孙吴县核心小组根据她生前的申请和表现,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向李志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970年3月13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唁电,上海市长宁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学习李志坚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知青“战友”、社员们、乡亲们眼含热泪,把这颗圣洁的、鲜艳的花朵栽到了苍翠的杨木山上。

  李志坚,永远与青山相依,与碧水相伴。

作者:王肇东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