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来,嫩江县积极引进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劳动力转移步伐得到加快。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多元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但纵观全市目前情况,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还很多。一是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经营水平较低;二是农场模式化生产推行还没有到位;三是整体移植农垦先进栽培技术的规模还不大;四是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缓慢;五是场县农业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推进农场模式化栽培方式,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以实施场县共建为契机,大力推行模式化生产方式。并把它作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推行农场集约化经营方式、逐步改进土地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要加速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一是鼓励扶持种田能手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发展土地股份制经营。三是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载体功能,组建以农机合作为载体的经营公司。四是充分发挥村级班子的功能和服务意识。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土地统种分管、分收或统种、统管、统收等形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积极推行农场科学整地方式,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较为科学的整地、养地制度,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速现代农用机械更新步伐,尽快解决目前农用机械老化、保有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教育引导农民,建立“三三”耕作制度,彻底改变目前耕地板结、犁底层增厚上移的局面。三是学习农场逐年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的经验,在平原区域建立增施农家肥养地制度,在山区半山区推行秸秆粉碎还田制度。
三、积极推行农场模式栽培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我们要整村、整乡推行农垦的大豆“垄三”栽培,小麦高产模式化栽培,甜菜纸筒育苗移栽,优质亚麻、云豆等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良种更新换代制度。以提升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四、打破农村单一经济收入格局、全面促进农村多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通过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使绝大多数青壮年向城镇转移,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二是使一部分不能外出的中老年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发展畜牧业生产。三是借助农垦龙头企业优势,运用市场经济方式,优化资产配置,实行龙头共育。形成产业经济、劳务经济、畜牧经济多元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切实提高场县农业合作水平,全方位整合优势资源。从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场联手,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构筑三大平台,就是要在全市搭建人才、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探索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发挥三大作用,就是要发挥试点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突出三个重点,就是要突出良种的引进合作、突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合作、突出管理经验的借鉴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