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刻理解和正确实践这一重大决策,对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要立足市情,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007年,中共黑河市委下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了2010年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工业经济内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六大产业要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要有所增强,50%以上企业完成集成技术的信息化改造。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新型工业化特征的产业体系与布局结构,形成一批优秀企业和骨干企业,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加工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上就要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导,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扩大我市的工业经济总量。要坚持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发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按照建设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全面做好项目建设、推进和开发工作。特别是要加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使更多的项目尽早开工投产。要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推进煤炭、矿产资源、水能、电能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积极争取将更多的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项目中。要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部门为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提供资金支撑,围绕我市矿产、水电等资源丰富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集中力量打造上市公司。为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奠定基础。
(二)在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上,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要深入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保证重点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适合市情的科学发展体系,从总体上解决我市科技发展布局,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配置到重点经济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在我市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先导作用。
(三)在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上,要结合黑河发展的实际,走自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从我市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有些在发达地区发展受到耗能、资源、环保等限制而且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充分利用好我市特点,争取一批这样的项目在我市落户。对有些项目可能产生的高消耗或一定程度的污染,就要采取降耗与环保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我市新兴基础材料加工园区就是成功的经验。
(四)要以发展县域工业为突破口,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我市工业经济整体上的差距主要是县域工业经济薄弱。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成为缩小差距的关键之所在;要把县域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以增强我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逐步实现工业在区域上的均衡发展。发展县域工业经济,要注意发展特色工业,尽可能地形成带状或块状的产业群或产业链,围绕产业集聚,完善配套体系,推进资源整合、优势融合,培植壮大一批成长型企业集团和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黑河市域经济前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建设小康黑河和谐黑河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