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构建综合防灾、抗灾、增收体系 1.9
http://heihe.dbw.cn   2008-01-09 09:05:58

  1、牢固树立常年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通过总结和反思,专家建议认真深入地研究黑河气候灾害的特点和规律,针对经常发生的主要灾害,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防灾应急预案。要进一步强化常年抗灾夺丰收的意识,把常年抗灾贯穿始终,时时绷紧抗灾这根弦。各级政府要继续强化对防灾、抗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把防灾、抗灾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搞好区域协调,统筹研究抗灾基础建设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建设,研究解决防灾、抗灾工作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好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集中配套建设的思路,搞好农业基础建设。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当地旱涝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大型控制性工程,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多渠道投入,做好配套渠系建设,解决重点旱区灌溉用水和涝区排水问题,积极在高效田、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节水灌溉。抓好农业生态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项目,强化生态林和草原湿地的保护,搞好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抓好培肥地力工程建设,加大秸秆还田推广力度,增施有机肥,推广耕暄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运行的要求,搞好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加快大型农机更新,创新农机管理体制,增强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经营实力,积极扩大场县跨区作业规模。

  3、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相结合的综合生产技术措施。要加快建立以品种为核心,与抗旱耕作技术相匹配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把标准化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坚持标准化作业,提高各项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强化抗旱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扩大抗旱品种应用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有条件地区积极扩大水田、玉米等抗旱作物面积。适时整地,建立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相结合的轮耕制,打破犁底层,建立上暄下实,利于根系生长扎根的耕层结构,建立土壤水库,推广少耕、免耕覆盖抗旱耕作技术,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全面提高耕地蓄水、保墒能力。科学调整施肥比例和播期,避开干旱时段,积极引进推广抗旱保水剂等物化抗灾技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4、全面搞好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各地抗灾实践证明,在大范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人工影响天气对缓解旱情作用最显著,还能有效防雹。要转变观念,实现由应急增雨作业向常规增雨作业的转变,统筹规划,增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备的数量,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场县联动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做好预测预报和天气形势分析,建立后勤保障制度,保证物资供应。到2009年达到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的平均水平,即保护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6%,林地面积的20%。

  5、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目前土地经营过于分散,严重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抗灾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推进规模集约经营,才能增强抗灾的投入能力,为旱作农业技术全面标准实施和抗旱工程建设提供基本保障,扩大抗灾先进技术的应用面积。要大力推广银行、农户、保险、技术一体化的北方种业模式;土地连片,多种方式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和个人、组织、企业规模承担模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6、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是大灾之年农民收入不减或少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业,加强草原保护,推行草原承包和划区放牧,使畜牧业发展和保护草原生态有机结合起来,推广集约规模舍饲,标准化养殖技术,完善疫病防控,发展健康养殖。搞好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二、三产业,提高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7、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建设,确保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技术、作业服务,促进农业抗灾技术的落实。要强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胆探索,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对现有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整合,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综合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保障工作经费,建立合理的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工作效率。要运用市场机制把一般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向市场,加快农业相关服务行业的社会化、产业化。

  8、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坚持农民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原则,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项目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和专项补贴等增加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与同期财政增长相适应,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逐年增加。对科技研发、新技术引进等实行项目管理,确保所需经费,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对农业基础建设、大型农机具更新和改造、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农业保险给予一定的补贴。要保证农业病虫草害监测、预报及突发性病虫草害的防治经费。

作者: 卞 吉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