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经广大农村奶牛饲养户试验,证实在冬季对奶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精心喂养,能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以下技术给农村养殖户依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使用,或者有计划的综合安排,具体的技巧更需养殖户在运用时不断总结,灵活掌握,使之带来最佳经济效益。
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这就需要修补牛舍四周墙壁孔洞,整装门窗玻璃,并在牛舍的北面设置防风屏障,以防止穿堂风或贼风的侵袭。
2.提高饲料标准。奶牛瘤胃发酵和其所产生的能量被转用到保持体温上来,奶牛维持和生产的营养也相应地增加,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0%~15%。因此,冬季需增加15%的混合精料,这样才能保持或提高产奶量。
3.喂粥料。有资料表明,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提高产奶量10%左右。方法是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0分钟即成。
4.加喂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加喂青绿多汁饲料可提高产奶量。如萝卜、胡萝卜、白菜、甘薯、马铃薯等。
5.饮足温水。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若不能充分饮水,食欲就会下降,致使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生疾病。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年母牛,12℃~14℃;产奶、怀孕牛15℃~16℃;犊牛35℃~38℃。
6.补足食盐。食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冬季奶牛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食盐的日供给量视奶牛体重和产奶量高低确定,一般每日供给50~100克。除按日粮1%拌入精料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自由舔食。
7.喂尿素。按奶牛每100公斤体重添喂尿素10~15克。
8.喂食醋。每天给每头奶牛喂0.2公斤食醋。
9.加喂小苏打。从泌乳期开始到结束为止,每天给每头奶牛日粮中拌喂小苏打100克,产奶量能明显提高。
10.喂鱼粉。在奶牛泌乳初期,在饲料中每头每天添加鱼粉0.75公斤,日增加产奶量2.7公斤左右。
11.添加海藻粉。在奶牛日粮中加5%的海藻粉,可促进采食量,增加产奶量。
12.喂秕壳葵花籽。秕壳葵花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英国科研人员在饲料中加入10%~20%秕壳葵花籽,产奶量提高15%左右。
13.加喂夜餐。在夜间10时左右,给奶牛喂以适量的草料,然后再饮足温水或粥料,奶牛的抗寒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14.增加运动。每天中午舍外阳光充足,温度升高时,让奶牛在饲养场自由活动1小时左右,可使奶牛产奶量增加。
15.增加光照。在奶牛泌乳前60天,每天让牛接受光照16小时,不局限于接受自然光照,可增加产奶量。
16.刷拭牛体。每天应对牛进行1~2次刷拭。因为刷拭可起到按摩皮肤的作用,能促进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产奶量,并可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17.保护乳房。冬天给奶牛戴上棉乳罩保护乳房,能够防止乳头冻伤,增加乳房血液循环和乳腺活力,可提高产奶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