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市在行风建设中,紧紧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纠建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检查,注重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完善制度:为开展纠风工作提供保障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重新调整了市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黑河市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对纠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为确保纠风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市纠风办建立和完善了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纠建并举的预防机制,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涉及行政执法行为的相关制度。建立企业评议制,去年6月底,组织市区百家企业对口岸联检、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开展了企业测评工作,满意率达87%。
去年以来,我市还继续开展了“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在评议过程中,参评的各职能部门、行政机关便民服务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百姓关心问题
2007年,我市积极推进各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围绕办好群众满意教育,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各项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严格规范了各类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查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4个。
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控制进口药品和贵重药品使用,试行大额医疗费用住院病例管理制度。去年,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共28家医疗机构,占100%。出台便民措施97项,开展义诊140余次。对7名违规医务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或停止工作处理。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并形成了制度。截至目前,通过各种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15万元,立案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56件。
围绕减轻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对全市评比达标活动进行了全面清理。市纠风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细化了清理工作。全市自查登记评比达标表彰项目39项。
围绕整治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共查处非法经营车辆366台,并取消针对出租车的收费项目2个。取消对机动车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集资、摊派项目4个。同时,进一步查处公路“三乱”和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办班、乱收费问题1个。
搭建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途径
接受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媒体等平台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有效途径。
“行风视点”在巩固中不断得以发展创新,以广播为载体的“行风热线”,以网络为载体的“行风论坛”,以报纸为载体的“行风聚焦”,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四大媒体联动”的行风系列节目模式。截至目前,“行风视点”等系列节目已开通36期,市建设局、执法局等18个部门参加了“行风视点”节目,群众反映的242个问题得到了认真解答和处理。
在办好“行风热线”的基础上,市纠风办通过黑河广播电台开通了“行风直通车”节目,自去年7月开通以来,已受理解答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175个。北安市纠风办与北安电视台、交通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您有事我来办”专题栏目,现已对群众提出的21个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
去年,全市纠风部门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件,全部予以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