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北安发展集中供热纪实
http://heihe.dbw.cn   2007-12-25 09:30:55

  这是一段充满艰辛的历程,这是一串引以自豪的足迹,这是一曲无私奉献的颂歌,这是一篇谱写不尽的诗章。

  ──题记

  北安是一座充满希望的边城重镇,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处处都呈现着发展的生机,时时都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过去的岁月,总是凝聚着人们辛酸的泪滴、遥遥的期盼。

  而今天,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期盼不再遥远,不再虚幻,而成为蓬蓬勃勃地开在人们意愿里的鲜花,成为籽粒饱满地结在现实生活中的硕果。

  本文只想采撷北安城市建设中的一束鲜花──集中供热。

  它虽不芬芳,却在北国漫漫冬日里,在市民的心头弥漫成一股温馨暖流,汇集成一种感受文明生活的欣喜,更凝聚成对决策者、建设者和北安供热人的无限爱戴和崇敬。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处东经126°16′~127°53′,北纬47°53′~48°33′。处于小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是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城区面积2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人,市域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全年气候寒冷,四季分明,冬季较长。气象资料记载冬季最低温度达-42.4℃,最大冻结深度为250cm。

  寒冷一直是北安人的天敌。

  20年前的漫长岁月里,北安人的越冬取暖以燃煤为主,市区居民以火炉取暖,偶有高层建筑,也只能靠诸多个小锅炉驱赶严寒,锅炉冒着的黑烟却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人们每天用大量时间运煤、烧炉子、掏灰、扒炕,灰尘与家庭相伴,煤烟与生活为伍,特别是冬天气压低时,连室外也烟雾弥漫,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很少穿白色衬衣,就连洁白的雪花也难逃厄运。城市建设,特别是高层建筑,也一度因没有供热这一基础设施而发展缓慢。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直观标志,可没有供热设施的建筑能抵御严寒吗?北安人只能谈楼兴叹。

  北安发电厂是日伪时期由伪满洲电气株式会社所建设的老式发电所,从1933年开始发电,通过1958年至1979年的五次扩建,总容量达6万千瓦,是我省西部电力网的调峰电厂。从30年代到80年代,它的余热已经白白地浪费了50多年,几届决策者都跃跃欲试,想以此为市民造福,但终因投入巨大且资金匮乏、机遇不佳而未能成行。

  集中供热成为北安人难圆的梦。热梦难圆,不但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当时仅有几栋楼房,靠自家火炉取暖,楼房不仅没给人们带来清新和舒适,却增加了生活的烦恼。

  时针指向1986年,城市集中供热,这个充满期待、运作沉重的话题,又一次萦绕在市领导脑海。北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信心不泯,没有却步,抓住民之所盼的脉搏,用魄力和智慧,用奔波的脚步,终于发出了打开多年制约城市建筑事业瓶颈的战斗令:搏圆热梦!

  急驰的日历一页一页地翻过,城市集中供热资金筹集、管网设计等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87年4月,北方的初春还挂着冰渣儿,各路建设大军云集北安城,磅礴的气势犹如严冬无法阻挡的春潮,拉开了北安城市建设的又一历史工程──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序幕。

  为了实现当年施工当年供热的目标,工程指挥者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建设者们更是以非凡的热情奏响了无私无畏的奉献之歌。

  经过8个月的奋战,当一股股热流和着决策者的心血、建设者的汗水,带着党的关怀、人们的期盼,沿着散发油漆芬芳的管道,流进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家庭、医院,注进冬日边城的脉管,人们欢呼雀跃。这项耗资1380万元、当年实现供热面积24万平方米的供热工程,成为北安人民团结协作的颂歌,成为北安城市建设一座新的里程碑。

  北安,终于在艰难中,迈出了城市集中供热令人激动的第一步。

  北安的供热工程在艰难的创业中欣然起步了,在默默的奉献中,北安供热人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的风霜雨雪飘落在岁月中,20年的艰辛与欢乐,尽在茫茫的思绪里……

  1987年,热力公司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起家,没有办公室,没有材料库,没有应急的各种设备、车辆,他们拥有的只是600多万元的债务、70多名职工奋发向上的斗志和为供热事业献身的决心。

  20年来,业务室的工人顶风雪冒严寒,挨家逐户丈量供热面积,编制供热卡,签订供热合同,建立供热台账和档案,收缴各项供热费用。抢修队的勇士们昼夜坚守岗位,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奔波于各管网泵站之间,经常是“全身挂蜡”,冻坏手脚。第一任抢修队员洪连才是抢修队员杰出的代表。1997年12月9日,北大沟一级管网跑水,运动场内一片汪洋,热气遮天,管网严重失水造成供水压力下降,循环减慢,末梢随时可能发生冻裂事故。而控水阀门却被淹没在一米多深的检查井里,在场的人们无计可施,急得团团转。在这危急的时刻,洪连才冒着天寒地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跳进检查井,用手摸索着关闭了阀门,排除了险情,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20年来,抢修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这种无私无畏的敬业精神,不断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正是这种平凡孕育的崇高,才铸就了热力事业的发展。

  群雁高飞头雁领。优秀的供热队伍得益于一个杰出领导集体。2004年,北安市热力公司经改制,划归国电北安热电有限公司,重组为北安北能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在划归初期,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0%。经过十几年的运行,设备老化,超期服役;有些热力站因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加,至使热负荷超载;很多居民住宅楼和公共建筑内部采暖系统因初期设计不合理或年久失修,系统内垢阻塞,严重影响采暖的质量,而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私接窃热现象比较严重,给城市热网安全运行和保障供热质量带来了隐患;热费收缴难度大,陈欠多;而一级热网改造工程又要急需立项、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改制后的职工人心浮动,个别员工对工作应付了事,不思进取……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郝波同志受命担任北能热力公司经理。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胆怯,而是知难而进,迎接挑战。

  在他接手工作的同时,正是北安供热第18个采暖期的开始。郝波同志带领公司领导集体,针对实际,认真分析公司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探索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严格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完善公司高层配置和内部管理,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班子成员下基层现场办公,走访热用户、强化优质服务措施,加大打击偷水窃热、整顿净化供热施工市场,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杜绝浪费和一切不合理开支;从支出中挖潜,坚持低标准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强供热运行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确保用户室温达标,改革了传统收费方式,施行承包责任制,强化收费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扭转了公司消极不力局面,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工作、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带领公司职工加班加点实干加苦干,齐心协力、团结进取,经过270天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他上任以来第一个采暖期的工作任务,受到国电北安热电责任公司的赞扬和市政府高度评价。

  2005年,郝波同志紧紧团结公司党政一班人,以“我把春风送人间”的勇气和魄力,战酷暑、斗严寒,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的困难,一年干完了二年的活。为了确保全市的供热质量,他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交通路一道街至三道街向铁西方向一级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开工时正值雨季,几百米的管沟多处塌方,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郝波亲自带领施工队奋战在工地,哪里的工程最艰巨,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困难最大,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无数个日日夜夜,郝波与职工们披星戴月的奋战在热网建设第一线,他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在工程建设中,大到工程前期的论证立项和配合城市道路改造热网规划、施工,小到小区热站的改扩建,大型热力器材的配置和住宅管道安装,每一份图纸,每一个数据,每一笔预算资金,无不倾注着郝波及班子成员的心血和汗水。一幕幕身先士卒的感人情景,一桩桩率先垂范的动人事例,感染和激励着全体职工的冲天干劲,一级网改造工程提前10天竣工。

  公司班子成员经常走街串户虚心听取用户的反映和意见,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决困难。遇到疑难问题,公司领导都现场指挥,为供热用户分忧。

  郝波同志常说“供热送温暖是北安人多年的梦想,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民心工程,不把供热事业做好,我们供热人过得就不踏实。”

  2006年6月,北安市政府决定把庆华厂生活区纳入全市集中供热,由该公司承担建设任务,并列为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市政府要求热力公司在冬季供热前完成这项工作。庆华区供热原为庆华厂自行供热,随着近年来庆华厂停产,工厂效益下滑,无力维护供热设施,导致供热设施陈旧老化,根本不符合集中供热技术工况要求,必须进行设备和管网彻底的全新改造。郝波带领公司分管经理研究制定改造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从上至下建立了工程建设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郝波和班子成员冒着酷暑,顶着风雨,每天亲临现场,亲自指挥施工,现场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并及时协调各部门,为工程的顺利进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抢工期,有时他就吃住在工地,在他率先垂范的作用下,施工队伍士气高涨,发扬敢打硬仗的精神,冒酷暑、战雨天,终日奋战在工地上。正是由于郝波带领一班人上下的一致努力,完成了一级网3800米,二、三级网7500米(管沟长度),新建热站4座的艰巨任务,使庆华区供热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地得以完成,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热预期目标,给庆华区热用户和市政府一个满意的答卷。

  当热用户住上温暖的屋子时,公司领导及热力员工的脸上绽开了笑容,老百姓说“多年不热的问题政府给解决了,是政府和热力公司给咱百姓送来了温暖”,热用户送的锦旗上写着“真诚为民众,天寒人心暖”。

  供热生产第一线,总能看到领导班子成员忙碌的身影。每逢新春佳节,阖家团聚的时候,也是热力公司最忙最紧张的时刻,他们都是与一线工人一起度过的,个个能文能武,都能独挡一面,且配合默契,形成了坚不可摧,独具魅力的战斗集体。

  在供热建设中,虽然没有弥漫的战火硝烟,百孔千疮的断壁残垣,但它必定是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需要决策者和建设者们用心血和汗水去装点与描绘。

  作为城市的温暖使者,热力人对“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理解尤为深刻,修建人民公园、闹龙河植树、街道清淤、栽花种草、清运积雪垃圾,每次活动都撒下了供热人义务劳动的汗水。在修路、扶贫、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中,供热人慷慨解囊相助,城市里处处撒下了一片真情。几年来为教育兴建教学楼、住宅楼、减免供热上网费不下680万元,全员职工捐资5万多元。

  “优质高效服务,人人奉献光和热,创建文明窗口,树立崭新形象”这是北安供热人多年来向社会做出的公开承诺。寒来暑往,一个个“暖冬”过后,供热人的承诺得到验证,“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的诺言在用户称道声中得到实现。为推进供热事业的发展,热力公司先后多次对管网进行改造,使供热方式由原来的直供式改为混水式,热站也增加到37个,供热面积218万平方米,统一由中央主控机房的计算机监测、控制与调解,供热暖流就像文明的春风,连着千家万户。市区集中供热工程,不仅解决了生产、生活供暖的难题,在提高城市文明化程度的同时,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市区实现供热后,仅一期工程,就停用小采暖锅炉288台,停建小锅炉15台,折除烟囱155个,停建烟囱15个,每年粉尘排空量减少1320吨,二氧化硫气体排空量减少416吨。北安人感触最深的是,过去冬季气压低时,烟气弥漫,呛得人喘不过气现象基本上不见了。居民们免除了运煤、烧火炉、掏灰、扒炕之苦,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市民的健康水平。二十年来,城市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共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4449吨,减少烟尘排放14924吨。

  近几年,北能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为北安市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公司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公司仍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化压力为动力,本着为政府解忧,对社会负责的主人翁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主题,主动出资6.2万元帮助北安市城郊乡的建民村开展村容建设。目前接到热用户热情洋益的锦旗57面。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0年来,北安市集中供热面积由初建时的24万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218万平方米;员工由最初的7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88人;固定资产由初建时的12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8030万元;20年来已累计上缴利税1500余万元。企业先后荣获省、地、市行业先进单位,1996年由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晋升为黑河市文明单位,2000年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北安市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优胜单位;连续五年被黑河市评为利税重点企业与纳税大户;2005年末,被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创建学习型企业标兵”单位。

  北安北能热力公司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用热商品化、供热社会化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要求,为不断提高供热设施的热能利用率,改善北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城镇供热技术进步发展‘十五’规划和2010年设想”,认真落实国家八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落实执行《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城市供热行业服务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大力进行宣教工作。

  2007年是北安北能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从新的起点走向事业新发展的一年。经理郝波带领班子成员不仅抓生产、抓效益,在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素质,打造诚信服务品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上也付出了很大心血。在他主持下,《职工行为规范标准》、《服务形象标识》等条例出台实施。公司连续19年没有供热事故发生。密切了供需关系,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赞扬。不论是公司的经营规模、供热面积,还是热费收缴,固定资产,都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改造和新建管网1.5万多米,新建热站6座,改造热站11座,使供热面积拓展到218万平方米,年终完成总产值5101万元,上缴利税103万元。

  有供热为先导,城市楼房建设飞速发展,楼房开发迅猛上升,近五年开发面积是前十年开发数的2倍。2006年末,全市住宅楼面积达300万平方米。2007年加大了城市楼房开发力度,开发楼房30万平方米,其中文化家园小区高层楼房已基本竣工,成为北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市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个温馨秀美的崭新家园正在悄然崛起。近两年来,该公司还积极响应北安市委市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外地有志者在北安市安家立户,为招商引资和共建经济适用住宅下调供热上网配套费至每平方10、8、6元不等,为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属于历史,未来仍需追求。北安热力人已经跃跃欲试,2008年,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八字方针,按照国电北安热电有限公司对供热工作的要求,以确保全市供热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扩大供热面积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打牢管理基础,向管理要安全要效益,全面提升热力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

  当又一阵秋风扫尽2007年最后一片落叶,当寒冷的冬天急切地向北方扑来,冰雪的世界中已有一股热流,伴着“十七大”的喜悦,似春风,似暖阳,在北安城流淌。人们在温暖的居室里坦然持家,在如春的办公室勤奋工作,在热风扑面的商场悠闲地购物,在暖流如注的教室里学习……

  人们在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决策者和建设者以及热力全体职工捧出的那份珍贵的世间真情,只有这世间真情,才能经得起地老天荒,只有这份世间真情,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天刚下过雪,供热人奔波的脚步,清晰地印在雪地上,而他们的满腔热情,已化作冬日的暖阳,在北安人的心窝里流淌……

作者:李秀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